央广网

袁隆平团队选育培植的耐盐碱水稻预计今年试种试验规模将超一万亩 部分试验种植材料将获得申请品种审定资格

2019-05-06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记者王茂盛 刘飞 王朝朋)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北方的春耕时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选育培植的耐盐碱水稻在山东青岛开始春播育秧。预计今年新疆、黑龙江、山东等六个试验基地试种试验规模将超一万亩。耐盐碱水稻,被形象地称为“海水稻”,该团队试验的耐盐碱水稻曾因620.95公斤的测评亩产而受到广泛关注。今年,部分试验种植材料将获得申请品种审定的资格,或将成为其试验的关键一年。 2019-5-6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山东青岛,桃源河畔。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门前的试验田分割成了上百块,每块地一亩。

  工作人员:这是秧盘,等秧苗出来以后,拿这个托盘一盘一盘的,再种到地里去。

  工作人员:这样一揭,盘是盘,秧苗是秧苗,搁到插秧机上……

  翻耕过的盐碱地上排列着一个个铺满基质的托盘,不同的托盘里撒着不同品种的种子。

  由远及近,十几垄地上已经蒙上了塑料布,春播育秧正在进行,预计5月底开始插秧。

  2016年10月12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正式挂牌,中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他带领研发团队在位于新疆、黑龙江、山东、浙江和陕西的6个试验基地种植耐盐碱水稻,为我国大面积盐碱地筛选优势耐盐碱稻品种。

  袁隆平: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耕地有限。原来提高产量只有一条途径,就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现在,有一条新的路径就是把盐碱地利用起来,就可以扩大耕地面积。

  袁隆平如今经常给别人算一笔账,就是花8年时间把耐盐碱水稻推广到一亿亩,每亩最低产量300公斤,一年可以产300亿公斤粮食,多养活八千多万到一亿人口。

  综合相关普查及学术研讨数据,我国有农业利用潜力的盐渍土或有宜农盐碱土地约2亿亩。目前,我国广东湛江、山东青岛、湖北武汉、海南等地都有从事耐盐碱水稻研究的项目。

  2017年9月,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编号为YC0045的耐盐碱水稻亩产达到620.95公斤,取得重要突破。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表示:在全国有潜力的品种或者组合有一百多个,培育各种气候带下能够种植的水稻品种或组合。今年我们仍然会有四百多个小品种,四十多个主力品种再测试。持续的优中选优的过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品种在推广前应当通过国家级或者省级审定。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品种创新处处长马志强介绍,按照程序,需要经过两年的区域试验和一年生产试验才有进行品种审定的资格,在品种审定标准中耐盐碱品种归在“特殊类型”一类,在抗病性、结实率等方面和普通水稻品种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耐盐碱性和对其产量的测定。

  马志强:专门对耐盐碱性提出了要求,这个指标也比较复杂。耐盐碱性怎么测的呢?是这个品种一个是它在3‰这个浓度下,另外,它在正常没有盐的水来灌溉,同个品种这两项之间的差距,如果差距越小说明耐盐碱性越好,差距越大耐盐碱性越差。

  今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计划等这一季试验种植的数据出来后,对部分试验材料申请国家级品种审定。89岁的袁隆平希望海水稻在2019年这一年取得关键突破。

  袁隆平:我们现在还在试验阶段,今年规模比较大一些,点多一些,也有点基础了,今年的效果很重要。

编辑: 王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