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9新布局|机构改革部门如何实现新开局?

2019-01-11 09:22:00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机构改革部门如何实现新开局?

  2018年12月10日上午,在位于丰台区六里桥的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六层会议室内,一场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召开此次发布会的是机构改革后的“新成员”——组建还不到一个月的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王军作为这一新机构的首位“一把手”,在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带着新身份正式亮相。而这次发布会的主题“让市民到政务服务窗口办事更加便利”,也正是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的重要职能之一。带着“让政务服务更高效,让群众办事更便利”的愿景,北京市政务服务开启了新起点。

  回顾此次改革时间进度表可以看到机构改革中的“北京决心”和“北京效率”:3月中央机构改革方案发布,10月15日本市深化改革方案获批,11月30余个新机构陆续挂牌,并进行了职能“迁入”“迁出”“合并”等调整,新机构挂牌的同时,官方网站也随之更名,在13日晚举行的“两会”政务咨询会上,将有30个职能调整的新机构亮相,就市政、市情以及民生热点接受代表和委员询问。

  特点一:职能更明确

  “管理+职能”实现“1+1>2”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以往的“行业划分”变为了“功能管理”,实现“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在这一背景下,本市对同一事项的相关职能从原属的不同“行业”提炼出来,整合到一个部门之下,职能更加明确的同时,工作推进也将更加顺利。做到了“权责协同,高效运行”。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成立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代表。原北京市文化局和原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职责整合后,组建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成立,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而文旅的统筹制度设计和管理将助推北京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更加精准。

  具体而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成立后,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推广北京方面将更具优势:在北京旅游的推广中可以加入北京文化的元素,让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旅游认识北京,通过文化理解北京。同样,在文化演出市场中,也可以加入更多旅游资源的推广,实现二者互相助力。

  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成立,不是简单的职能叠加,而是在管理和职能上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同样实现“权责协同”的还有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健康”这一关键词的统筹下,医改协调、职业安全健康、老龄委等与“健康”相关的职责均划到了市卫健委,有助于更好地提升首都市民的健康水平,为居民的“生命全周期”保驾护航。

  在进一步捋顺职能的同时,不少处室也随着职能合并“不再保留”,根据职能分工划分岗位,根据岗位需求安排编制。机构改革后,北京市的政府部门呈现更加精简、更加集约高效的工作架构。

  特点二:领域更广泛

  系统治理 全面提升

  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更广了,“大市场监管”格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模式均一一落地。按照《北京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后,将行使五部分职责,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以及市商务委员会的有关反垄断职责等。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加挂了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至此北京大市场监管格局落地。这就为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机构保障。

  在环境保护方面,市生态环境局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方面开展“系统治理”,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全面提升”。原市环境保护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市水务局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市农业局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职责等均整合入市生态环境局。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告诉记者,此次机构改革是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职责,按照中央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管理上做整合,将其统一起来。围绕机构改革,2019年有两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完成改革任务,二是履行好新增职责,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特点三:“北京特色”

  结合首都特点增加“自选动作”

  这轮机构改革中,除了按照中央的机构改革而相应设置的机构,如市应急局,也有一些是因地制宜、北京特色的机构设置,北京市委城市工作委员会就是其中之一。12月11日下午,机构改革中的“新成员”市委城市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该委员会主任由市委书记蔡奇担任,副主任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担任。

  据介绍,组建市委城市工作委员会,是北京市机构改革的“自选动作”,目的就是要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统筹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构建现代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努力把首都城市工作做得更好。

  首都特点体现在哪里呢?在北京市委城市工作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上,蔡奇点出了城市工作委员会的七大重点工作,他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贯穿首都城市工作始终。包括要深入实施好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稳步推进102项重点任务,抓好分区(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好城市体检评估,坚决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围绕实现“都”的功能来谋划“城”的发展,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等。

  对话一把手

  应急管理系统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

  对话人: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树森

  记者:北京市应急局是这次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有哪些主要职能呢?

  张树森:根据机构改革方案,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以及市政府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的救灾职责,市规土委的地质灾害防治、市水务局的水旱灾害防治、市园林绿化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相关应急指挥部的职责等整合组成了现在的应急管理局。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作为一个新组建的部门,主要职能就是建立起全市统一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记者:这么多应急的职能融合在一起,市应急局打算如何开展工作?

  张树森:今年要强化应急管理业务融合顶层设计,2019年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工作将在全市铺开,要科学运用融合的思维来谋划和推动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做到应融则融、能融尽融,形成全市应急管理系统上下“一盘棋”。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建之后,从职能转变上就要加强、优化、统筹全市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记者:各区应急部门组建有什么样的计划和安排?

  张树森:各区应急管理部门在组建时,要从应急管理部门“三定”职责入手,突出各业务板块的融合发展,力戒业务的简单叠加,防止职能交叉重叠。

  既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危险化学品监管、有限空间监管、执法检查、安全员队伍建设和安全生产综合考核相关业务工作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安全生产融合发展新格局,又要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与安全生产基本盘统筹考虑,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应急管理新模式。同时,研究建立市委市政府督察与安全生产综合考核融合联动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

  记者:接下来市应急局有哪些工作计划?

  张树森:随着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市应急局信息化保障作为基础性、支撑性工作的任务也将十分艰巨。下一步将研究推进北京综合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建设,围绕防灾、救灾、减灾等应急管理工作,规划设计好集安全生产、消防、自然灾害、地质环境、森林防火、地震、防汛为一体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

  在综合应急管理指挥平台上,将努力实现对上连接应急管理部,对下连接各区,直至镇街用户端。这样就为下一步应急指挥调度、形势分析研判、信息互通共享、区域风险防控、应急联动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话专家

  本轮改革不是单纯裁减部门人员

  对话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

  记者:本轮机构改革,地方和中央部委的改革方向大致相同,此外,地方有一些地方特色的机构改革事项,比如北京市组建了政务服务管理局,出于什么考虑?

  竹立家:过去这样的改革一般要求上下对齐,这是我们国家体制和治理结构的要求,这次允许地方有自主设置机构的权力,灵活掌握。北京是直辖市,是一个城市化社会,政务服务相当重要和关键,成立这样一个机构符合实际情况。

  记者:本轮改革有何目的?

  竹立家: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提出四个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依法治国,优化协同高效。前三个原则比较宏观,政府机构和职能的拆分整合,比如一个部门的某项职能并入到另一个部门,让政府权力边界更清楚,政府职能更明确。过去一些事情可能出现多个部门负责但又推卸责任问题,现在强调一个事情归同一个部门管,板子打谁很清晰,这样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就是为了实现优化协同高效。

  记者:此前有过大部制改革,本轮改革有何特点?

  竹立家:过去改革经常强调裁减部门、人员,但本轮改革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是拆分整合,从总数看并没有减少多少部门,反而增加了一些机构,该增加的增加,该减少的减少。

  另外,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强化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比如新设立的医疗保障局等,民生方面的机构得到强化。

  记者:政府机构调整,似乎隔一段就进行一次,接下来还可能有什么变动?

  竹立家:改革都是根据国情来进行的,有的国家机构几乎不变动,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现代社会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发展翻天覆地,政府机构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调整相对频繁。经过本轮改革后,基本形成了适应现代要求的政府治理体系和部门划分,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稳定运行。

编辑: 郑睿

2019新布局|机构改革部门如何实现新开局?

2018年12月10日上午,在位于丰台区六里桥的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六层会议室内,一场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召开此次发布会的是机构改革后的“新成员”——组建还不到一个月的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