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年产值2000万元,促进就业,引领文旅产业发展

2019-07-05 14:44:00来源:南京日报

   —— 一方宣砚有力量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千百年前,诗仙李白就为宣砚留下了千古名句。现今,宣砚成为宣城旌德县白地镇最亮丽的一张名片,也给这个小镇的蝶变赋予了全新的能量。

  一个销售员,找回失传宣砚

  2004年,宣城作为宣纸、宣笔、徽墨的原产地,荣获“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的称号,全国唯一。然而,“四宝”中独缺宣砚,“尽快找到宣砚石矿”成了宣城人的共同愿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实现这个愿望的是白地镇一家胶囊公司的销售员——黄太海。

  2010年7月,白地镇洪川村爆发了一次山洪。当地砖匠用地下被洪水冲刷出来一种石块修堤。没过多久,黄山市屯溪区的砚雕企业竟指名要收购这种石头。听闻这个消息,黄太海觉得其中必定大有文章。经多方打听、请教,他确认这次山洪冲出的石头是制作砚台的绝佳材料。自小爱好砚雕的黄太海这便开始了“寻砚之旅”,寻找一段时间后,他在洪川村发现了采石坑遗址及矿脉。业内专家研究考证,这里的矿石正是用于制作宣砚的原材料。

  “如果能把自己的爱好和谋生合二为一,那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白地镇政府的支持,接下来的一年里,黄太海往返于旌德、合肥之间,办齐了所有开采砚石的所有手续,在2012年10月成立了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次年1月,该公司打磨出第一块宣砚,失传百余年的宣砚得以再次重现,填补了宣砚的空白。依托宣砚,白地镇于2016年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宣砚小镇。

  一群“90后”工匠,再现宣砚风采

  “文房四宝属于传统文化,但必须与时俱进。公司提供平台、师资等发展条件,吸引年轻人来就业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宣砚焕发新的活力。”黄太海这样告诉记者,为了实现这个愿景,他瞄准了追梦的年轻人。目前,宣砚公司培养出27位专业工艺师,2位国家级制砚艺术大师,平均年龄只有25岁。

  20岁的江班超是公司里年龄最小的一名员工,17岁从安徽省行知学校徽雕专业毕业后,就进入公司从事砚雕工作。去年,他的作品《十八罗汉》在2018中国(九华山)国际禅艺设计大赛荣获金奖。“公司许多砚雕师都是‘90后’,年轻人聚在一起总能擦出火花,做出的砚台自然更有创意。”江班超说。

  “95后”黄瑞是公司的一名砚台设计师,他设计的“素心”“几何世界”砚台造型简约,个人风格明显,在淘宝同类产品中销量排名靠前。“砚台设计得时尚一些,才能得到更多年轻人的认可和喜爱,这个行业便更富有活力和前景。”

  在这样一批“90后”工匠的努力下,宣砚砚作共获国家级金奖30余项、银奖百余项,拥有6项文房四宝国家发明专利,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宣砚“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砚”的荣誉称号。

  一方砚台,滋养一座小镇

  驱车沿着205国道驶入白地镇江村,路两旁植被密布,眼前是青砖黛瓦的民居,远处连绵的山脉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好似走入了一幅古代画卷。

  2016年,白地镇编制了总体规划,建设以宣砚文化交流、文房四宝交易为主要功能的宣砚文创中心,以宣砚文化园、通用航空、冰雪文旅城为主要内容的文旅综合体。“咱们小镇跟别的小镇可不一样,不仅有宣砚文化园和文创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宣砚代言人,你在路边上随便找个老百姓,都能跟你聊聊文房四宝。”土生土长的白地人江为民,目睹了这座小镇的变化,言语间透着些许自豪。

  除了镇政府的规划建设外,宣砚公司也为小镇的重塑努力着。他们积极投入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走进村子向村民教授修砚、磨砚技术,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宣砚公司70%的员工都是本地人,不少外出打工的青年人选择留在当地谋发展。在政府的扶持、宣砚人自己的努力下,2018年,宣砚公司的产值达到了2000万元,宣砚文化园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

  在白地镇镇长朱远看来,宣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依靠更多年轻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引领文旅产业发展,才能让宣砚小镇这个称号名副其实。(毛琪

编辑: 汪称

年产值2000万元,促进就业,引领文旅产业发展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千百年前,诗仙李白就为宣砚留下了千古名句。现今,宣砚成为宣城旌德县白地镇最亮丽的一张名片,也给这个小镇的蝶变赋予了全新的能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