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小村庄写就产业扶贫大文章

2018-08-14 16:14:00来源:芜湖新闻网

  驱车从安徽省无为县城沿新巢无路向北行驶3公里左右,就到了无城镇黄汰村。紧邻村委会的135亩高标准绿叶菜生产基地里,青椒、空心菜、茄子等各类蔬菜长势良好。这里是村两委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基地。每天下午,57岁的贫困户邢凤英都会拎着小凳子来到蔬菜大棚,为种植户择菜、装菜。“1小时8块钱工钱,再根据工作量拿奖金。”邢凤英说,半天忙下来,四五十块钱不成问题。

  “在市农委支持下,我们2017年一次性投资建成135亩高标准绿叶菜生产基地,目前已解决贫困户稳定就业21人。”黄汰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陈太华说,短短一年时间以来,生产基地带动村民创收70余万元,村集体年收入增收10万元。

  为带领村民打赢脱贫攻坚战,黄汰村在产业扶贫方面做足文章,135亩绿叶菜生产基地只是其中一个章节。“村里实施4000多亩品牌粮基地建设,带动贫困户10户22人就业;今年4月建设了一个200亩水产养殖扶贫基地,带动21名贫困户就业增收。”陈太华告诉记者,产业扶贫增强了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真正激发了脱贫的内生动力。

  2017年,黄汰村尚有贫困户170户,贫困人口396人,经过一年来的产业脱贫带动,截至当年底,脱贫159户368人,实现了贫困村出列。“我左腿有残疾,年纪也大了,过去想打工都没人要,如今在蔬菜种植基地打散工,每年能挣几千元。”62岁的吴德华说,打工收入再加上托管养殖、残疾人补贴等,让他摘掉了跟随其多年的“穷帽子”。

  吴德华所说的托管养殖,正是黄汰村创新养殖模式、助力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渠道。“很多贫困户想养殖家禽增收,但苦于资金、场地或是个人身体等因素难以付诸实践。”陈太华说,为此,村里扶持有养殖经验的贫困户开设家庭农场,为其他贫困户进行托管养殖。

  今年初,在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帮扶下,脱贫户胡志林建起了黄汰志林家庭农场,为村里27户贫困户和脱贫户进行托管养殖,“每户50只鸭子,利润六成分给贫困户,政府给予的每只鸭子15元钱的奖补也全部拿给贫困户,算下来每户能增收1000元左右。”胡志林说,本村27户人家的1350只鸭子出栏后,他还将帮助周边6个行政村的105户贫困户进行托管养殖。

  让内生动力强的贫困户以发展产业的模式先致富,而后“以富帮贫”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这是黄汰村扶贫攻坚工作的一大亮点。亮点背后,是黄汰村扶贫工作队的无私奉献和真情付出。“5月份时没钱买鸭饲料,朱主任二话没说借了5000块钱给我。”胡志林说,有了扶贫工作队这个坚实“靠山”,自己有信心带着乡亲们共同奔向小康。胡志林口中的“朱主任”是今年4月份无为县国土资源局刚刚下派到黄汰村的扶贫干部朱斌,对口帮扶胡志林。短短几个月,朱斌往胡志林家庭农场里跑的次数已经难以计数,鸭子打疫苗、买饲料、找市场,朱斌忙前忙后一刻不停歇。

  “对村里每户贫困户家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真正把自己扎根在了乡村。”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七一”庆祝建党97周年暨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座谈会上,芜湖市委主要领导对黄汰村扶贫队长陈太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在此次大会上,4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代表作交流发言,陈太华是扶贫领域代表。2017年4月从市农委选派到黄汰村任扶贫队长以来,陈太华用脚步丈量了黄汰村的每一寸土地,成为全村贫困户的贴心人。“黄汰村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为了让村子早日富起来,让老乡们早日实现小康梦想,我愿付出我的全部努力。”陈太华说,当前,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正在按照黄汰村3—5年规划一步步落实,努力把黄汰村打造成无为的粮袋子、菜篮子和后花园。

编辑: 徐鹏

小村庄写就产业扶贫大文章

2017年4月从市农委选派到黄汰村任扶贫队长以来,陈太华用脚步丈量了黄汰村的每一寸土地,成为全村贫困户的贴心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