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马鞍山:文化自信铸就美好生活

2018-10-11 15:42:00来源:皖江在线

  两年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遗余力,多措并举,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让全国文明城市马鞍山更加婀娜多姿、声名远播。

  创建升级打造文明高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安徽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工程,推动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马鞍山作为全省最资深的全国文明城市,立足新起点、树立新标杆,以务实的作风、有效的举措,着力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条条主干道宽阔平坦,一条条背街小巷整修一新。城市变得更美更干净了,居民小区环境变好了,受惠最大的还是我们老百姓!”走在大街小巷,总会听到市民情不自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群众不仅是文明创建的受益者,更是文明创建的参与者。这两年,马鞍山市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围绕人的生产生活基本需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市民的道德素养,实现人的素质升级。为此,马鞍山市紧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分类设计各种不同载体,采取生动活泼、干部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加强教育引导,坚持广大群众的创建主体地位,搭好让群众便于参与、乐与参与的舞台,让群众当演员、唱主角。2017年,马鞍山市开展了“礼让斑马线”集中整治,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一段时间过后,大家惊喜地发现,斑马线前减速停车,驾驶人用自己的时间去换行人的空间,已经成为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美景不止在路上,它还在广场的花丛里、在超市的电子大屏上、在建筑工地的围挡中。“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这些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既养眼又养心,扮靓环境的同时吸引着市民一次次流连驻足,于无声处传递文明正能量。“我们感觉这两年,市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在车站、码头、公园、广场、场馆、超市等公共场所,人们文明礼让多了,争吵谩骂少了,无烟区基本上没人抽烟了,随地吐痰和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也十分少见。”市民杨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文明创建不仅锻造了城市的筋与骨,培育了城市的灵与魂,更凝聚了城市的血与肉,带来的是城市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质、生活幸福指数的持续提升。马鞍山的美好,在于它正在倾力打造崇德向善的文明高地。

  优化服务拓展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更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这两年,马鞍山市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17年9月,“文旅马鞍山”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从此,马鞍山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正式迈入“云时代”。支付宝里用不完的芝麻信用积分可以借书,“精神食粮”也支持“外卖”……两年间,公共文化服务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又从线上回归到线下。

  近年来,为推进全民阅读名城建设,加快构建网络健全、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惠及全民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市”,马鞍山市文旅委建立了自助借还图书终端、城市悦书房,将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实现了全市公共图书资源共享、服务互通。

  2017年,马鞍山市搭建并完善了全民数字阅读平台,将公共阅读空间从现实世界拓展到了虚拟世界。相继开通了“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歌德电子借阅机”等移动阅读服务平台,打通了实体馆、PC端、移动端、触摸屏和电视等五个通道,市民可借助马鞍山文化云平台、马鞍山智慧文旅、马鞍山文化和旅游服务一体机以及马鞍山文旅生活电视栏目等载体,访问图书馆图书资源,开展图书续借、活动预约等,享受数字资源全媒体云服务带来的便捷。

  尽管数字时代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对于纸质图书的需求依然热情不减。线上服务不断优化,线下的阵地建设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美术馆……以城市广场、游园为线,以15分钟路程为半径的现代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圈已经建立。自2016年起,马鞍山市每年集中建设10个乡镇(街道)、10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17年,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这样,即使住在偏远乡村,也可以同步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

  再加上连年举办的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马鞍山户外旅游节、马鞍山音乐节、“江南之花”等品牌文化旅游活动在国内产生广泛的影响。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文化品牌,让马鞍山人得以随时、随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创新文产增强竞争核心资源

  文化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是城市软实力的主要体现。

  来自马鞍山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的资料表明,全市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698个,规上文化企业114家。两年来,文产发展势头强劲。数字创意产业园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园区;乔波冰雪世界、运漕古镇文创园等项目进展顺利;紫江彩印、帝显电子等项目正式投产;中影影视基地项目正式签约;风起中文网发展成为安徽最大的文学网站并成功跻身全国文学网站前15强。2017年,集聚全市之力、重点打造的“创客+”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正式开园,入驻文化创意企业百余家;马鞍山文创企业——安徽畅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省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块挂牌。

  文化和文旅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17年,全市续建、新建及谋划的文化旅游项目共计58个,其中续建项目23个,新建13个,谋划项目22个,总投资393.2亿元。启迪乔波滑雪场、祥云涧度假村一期、凌家滩研学旅游基地、运漕古镇一期、濮塘钢铁营帐、“创客+”文化创意产业园、采石景区北大门、采石古镇等项目已基本建成;双尹休闲度假生态园、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太湖山景区提升工程、爱涛文化产业园、濮塘度假公园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2017年旅游总收入262.6亿元,同比增长25.0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仅限于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还表现在能够“生产”越来越多的精品剧目。2016年,精心打磨的大型原创黄梅戏《太白醉》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获得中央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17年,市委宣传部牵头,市艺术剧院联合中国歌剧舞剧院全力打造的大型民族舞剧《李白》登陆首都北京。两部大剧在多地巡演,收获的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还有连连攀升的票房业绩,更实现了把“李白”这张名片“递出去”、把马鞍山的名字留下来的愿景。

  对一座城市而言,对历史文化进行地方诠释,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成果;把种地方特色文化成果嵌入城市之中,才能彰显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提升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当一座城市有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才会有蓬勃发展的底气和定力,市民才会有强烈的归属感、幸福感。

  美好的生活是怎样的?马鞍山人民会用他的体验告诉你:美好的生活是随处可见的文明,是好人就在身边,是舞台上的热情表演,是家门口悦书房里的悠闲…… (张莹 张周朋)

编辑: 赵家慧

马鞍山:文化自信铸就美好生活

 两年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遗余力,多措并举,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让全国文明城市马鞍山更加婀娜多姿、声名远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