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合肥高新区:做精做实上市服务 自主培育上市企业累计达35家

2019-08-15 10:4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合肥8月15日消息(记者 徐秋韵)作为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合肥高新区几乎占据了合肥全市上市企业的半壁江山。截至今年6月底,高新区自主培育的上市企业累计35家,其中首发上市企业22家,通过并购重组上市的企业13家。而该区20多家“后备企业”,也正积极酝酿“闯关”科创板。
  “一企一策”推进企业股改上市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设计总院”)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马鞍山、芜湖及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引江济淮工程淠河总干渠渡槽桥等重大项目都是由该院完成勘察设计。两年前的8月1日,设计总院登录上交所,成为安徽第100家A股上市公司。
  公司董事会秘书、总工程师毛洪强告诉记者,上市后,在全流通背景下,国有资产更易于大幅度增值变现。”2016年底,该公司国资部分净资产账面价值约为5.4亿元,而到了2018年底,国资部分净资产账面价值已达11.0亿元,对应的市值达33.1亿元,“是两年前的6倍多。”
  毛洪强介绍,上市过程中,高新区等各级政府部门也在行政事务和财政补贴方面,给予了公司很多支持和帮助。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上市的眼视光科技企业,一直领导着国产角膜塑形镜市场,帮助数十万青少年“不动手术摘下近视眼镜”。
  “行业本身在我国是新兴行业,以前只有眼科,没有眼视光,验光配镜大家普遍认为很简单。”欧普康视董事长、留美工程博士陶悦群陶悦群告诉记者,当时公司开发的产品公众知晓度有限,一方面上市将有利于公司提升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公司也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平台来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上市后,欧普康视在全球眼视光行业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截至今年6月底,高新区自主培育的上市企业累计35家,其中首发上市企业22家,通过并购重组上市的企业13家。另外,上交所科创板在审企业1家,在局辅导企业11家。此外,该区上半年还新增1家科创板在审企业,新增3家在局辅导企业,9家拟上市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新增上市后备企业25家。
  据合肥市高新区上市办副主任陆春宁介绍,为了推进企业股改上市,高新区针对不同企业特点实施“一企一策”,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接相应层次的资本市场。对发展初期的企业,引导其到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对初具规模,但尚未满足上市条件的企业,推荐其登陆新三板挂牌,进行规范培育;对于发展趋势较好但尚未达到上市标准的自主培育企业,高新区鼓励企业借船出海,适时推动部分企业与上市挂牌企业及并购基金合作,通过并购重组加速进入资本市场。
  对已经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则着眼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此外,对于已经挂牌上市的企业,高新区也鼓励上市挂牌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股权加债券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位于高新区的华米科技成为安徽省首家登陆美股的上市公司,美兰股份则成功发行了省内首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安徽基地落户高新区
  为了更好地帮助安徽企业上市,日前,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安徽基地在合肥高新区正式授牌成立,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上海资本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推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利用安徽基地平台作用,安徽省将争取更多优势科创企业登陆科创板。同时,还将深化战略合作,加大对企业培育、辅导、改制指导,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课题研究和推广展示等活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金融支撑。
  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安徽基地由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共建,旨在为安徽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个性化、高效率服务。高新区也会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技术等关键重点领域,聚焦中科大、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项目,依托科创板及注册制试点的资本加速效应,让那些具有新技术的“隐形冠军”企业脱颖而出。
编辑: 赵家慧

合肥高新区:做精做实上市服务 自主培育上市企业累计达35家

作为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合肥高新区几乎占据了合肥全市上市企业的半壁江山。截至今年6月底,高新区自主培育的上市企业累计35家,其中首发上市企业22家,通过并购重组上市的企业13家。而该区20多家“后备企业”,也正积极酝酿“闯关”科创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