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当好“造林人”、“看林人”:合肥推进“林长制”的探索与实践

2018-04-16 07:2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专访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
编者按:

  绿色,正在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涂上一抹更加充满活力的色彩,从翡翠项链般串起的环巢湖大道,到被誉为科研圣地的庐阳三十岗,再到一个个街心公园。百米见绿、抬眼见景,逐渐构成合肥新的城市风貌。安徽在全国率先推行“林长制”,合肥又在安徽先行试点,作为省会,合肥义不容辞地负起探索实践这一创举的使命,为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流汗出力。近日,就一年来合肥推进“林长制”的工作,央广网记者专访了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为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林长制项目揭牌。(张大岗/摄

  央广网合肥4月16日消息(记者 孙叶 刘军 徐秋韵)宋书记,你好。去年3月,合肥率先在全省探索开展“林长制”工作,6月4日,作为合肥市级总林长,你向合肥市级林长和责任林长授牌,全市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就此全面启动,能不能介绍一下,合肥在推进“林长制”的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做法和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今年4月2日,习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强调“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推行“林长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建立“林长制”,合肥市率先在全省推行“林长制”。可以讲,合肥市既承担着先行先试、机制创新的责任,又担负着积极探索、积累做法的使命。

  环巢湖168黄金湖岸线”(王斌/摄

  这一年来,“林长制”在合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围绕推行“林长制”,我们着力做到“三个突出、三个转变”。 

  首先,突出体系化建设,由“单兵作战”向“齐抓共管”转变。把责任体系建设作为推进林长制的首要前提,让各级领导干部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形成了林业工作过去主要由分管领导主管向所有领导齐抓共管转变的新格局。二是突出项目化推进,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林长制”的重要抓手,谋划超前、重点调度、精细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的引领拉动作用。三是突出制度化保障,由“探索创新”向“科学规范”转变。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林长制”的重要保障,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林长制”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合肥市湿地格局框架图

  合肥实施“林长制”一年来,工作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我用几个数据来讲一讲。

  第一,造林面积大幅增加,全年完成植树造林3.45万亩、城市绿化1534万平方米,新建森林示范长廊65公里、完成森林抚育20万亩。

  第二,绿化景观更加美丽,完成精品特色园林项目108个、面积达560万平方米,新建花境430处、面积10万多平方米。

  第三,林园管护更加精细,全市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得到加强。

  第四,森林利用更加高效,第15届苗交会在肥西成功举办,交易总额达23亿元;林下种养殖呈现良好态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2.6万亩、收入约1.3亿元。

  同时,林业工作取得的成效,也助推了全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去年,全市PM10、PM2.5浓度分别为80、56微克/立方米,是全省唯一双下降的城市;今年前三个月,PM10、PM2.5浓度继续呈下降趋势。

  在抓“林长制工作,我们感到关键必须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责任落实到位,各级林长必须强化责任担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合力攻坚到位,加强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形成全市一盘棋”“大合唱。三是考核问责到位,以严格的考核问责确保任务落实、目标完成。四是舆论宣传到位,提高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推进林长制工作的浓厚氛围。

  环巢湖规划结构图

  在实行“林长制”之前,林业工作主要由分管领导主管,而现在则形成了所有领导齐抓共管的新格局,这是怎样的一种新格局? 

  “林长制”落实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制,让林业发展有了扎实的制度“靠山”。

  首先是顶层设计。我们制定实施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工作全覆盖,全市设立各级林长3403,其中市级17个,我和市长凌云同志任市级总林长、县级225个、乡级1050个、村级2111个

  其次是责任明确。四级林长认领“责任田”,各级领导都戴上了林长“帽子”,各级林长是第一责任人,具体承担森林和湿地资源发展、管理、利用等责任,“林长制”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推进。

  第三是执法严格。实施“林长制”以后,合肥还加强了林业执法体系建设,严控林木采伐,严格审批涉及征占用林地的各类建设项目,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林地等违法行为,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

  十大公园

  “林长”当不好,会不会被追责,怎么追责?

  合肥建立了“林长制”考核评价体系,县级及以上林长负责组织对相应下一级林长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同时,实行“林长制”目标责任追究制,对未完成任务或未达标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全市在重点区域显著位置共设置公示牌781个,公示牌上,本项目的林长姓名、建设与管理目标、监督电话等一一列出,并聘请社会监督员对生态建设和保护进行监督和评价。

  方兴湖公园王岩/摄

  环巢湖湿地作品(许晖滨/摄

  合肥推进“林长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的主要抓手是什么?

  合肥市突出项目推进,用一个个实实在在、与百姓切身相关的项目,来推进“林长制”,这既是合肥实施“林长制”的亮点和特色,也是这项工作的主要抓手。我们按照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认真落实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在国家及省级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江淮分水岭、大型水源地周边、生态廊道、城市大型绿地等重点生态区域,按照新建、建设保护、完善提升、森林抚育四项内容,谋划确定了市县两级重点项目209个、三年投资超过百亿元。

  可以说,通过项目推进建设好重点生态区域,既是合肥实现绿色永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全面推行“林长制”的过程中,合肥聚焦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抓“增绿”,城区的绿化品质日益提升,市民可出门见绿、移步即景。今年,合肥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突破,推进三十岗郊野公园、庐州公园(二期)、繁华湿地公园、心湖公园(一期)、未来公园等“十大公园”建设。公园建设充分挖掘城市历史人文要素,融入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等复合功能,打造有故事、有符号的绿色人文景观,建设功能完善、特色彰显、品质优良的精品工程。

  2017年,全市完成项目投资26.8亿元,今年又将总投资24亿元的庐阳三十岗等10大城市公园项目列入项目库。拿三十岗项目来说,随着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率的增长,三十岗乡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品质也得到极大的提升,现在国家大科学中心装置也落户三十岗乡,这一带已经被人们誉为“最美科研圣地”。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

  “林长制”在推进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合肥市是如何化解的?可不可以用具体的事例向我们网友介绍一下?

  “林长制”是一项新的事业,在实践的过程中,挑战无处不在,我们从机制入手,通过项目调度、督察制度,协调解决遇到的难点问题和重大事项;同时,我们制定工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群众依法获取“林长制”信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出台项目技术服务方案,加强技术服务;建立资金投入保障制度,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

  2017年,光市级林长调研调度重点项目就达40多次,协调解决了项目推进中的许多难题,县、乡、村林长解决的具体问题更多。

  合肥植物园是合肥市实施“林长制”的23个重点项目之一。合肥植物园南扩需要解决土地和资金两大难题,就是这两大“拦路虎”整整挡了南扩13年的路。实施“林长制”以来,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市级林长会议将植物园南扩纳入环巢湖综合治理项目,这一项目迅速推进。2017年合肥植物园园内改造项目共完成投资97万元,提升了园内生态景观和效益,投资1.95亿元的合肥植物园扩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今年5月将全面开工。

  5年前,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就有了整治整改规划,但由于一些原因一直未有实质性推进。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林长制”23个重点项目之一,公园的保护、建设等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推进,管理处机构类别由公益二类调为公益一类;按照《合肥市重点生态区域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的要求,重新启动了整治整改项目。今年3月底,公园环境景观提质工程项目立项。项目概算为1.6亿元,将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未来,区域景观品质将有大幅提升,

  可以说,“林长制”让蓝图变成了施工图,未来市民还将看到更多的城市美图。

  “林长制”工作是一项创新性工作,目前我市还存在着县(市)区工作不平衡、部分项目推进不够快、工作机构不健全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林”字上精准发力,强化生态之基,在“长”字上率先垂范,强化责任担当,在“制”字上探索创新,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努力当好“造林人”、“看林人”,保护好“城市之肺”,在全国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争当标兵,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编辑: 鲍玉婵

当好“造林人”、“看林人”:合肥推进“林长制”的探索与实践

绿色,正在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涂上一抹更加充满活力的色彩,从翡翠项链般串起的环巢湖大道,到被誉为科研圣地的庐阳三十岗,再到一个个街心公园。几百米见绿、一抬眼见景,逐渐构成合肥新的城市风貌。安徽在全国率先推行“林长制”,合肥又在安徽先行试点,作为省会,合肥义不容辞地负起探索实践这一创举的使命,为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流汗出力。近日,就一年来合肥推进“林长制”的工作,央广网记者专访了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