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让理论宣讲接地气、入民心——蜀山区五里墩街道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2019-08-15 10:56:00来源:央广网
     如何让复杂高深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如何让宣讲内容入民心,使群众在政策上“解渴”,思想上“解惑”?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通过搭建宣讲阵地、组建宣讲队伍、定制宣讲菜单、创新宣讲载体等一系列举措,拆除理论与群众间的“篱笆墙”,有效打通理论走向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居民党员唐国庆在上党课
  社区宣讲阵地如雨后春笋
  社区是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五里墩街道将理论宣传“触角”向基层延伸,发挥社区理论宣讲主阵地作用。通过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一个个社区理论宣讲平台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去年10月,五里墩街道青阳路社区“红色口述史”项目获评2018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该项目是社区挖掘整合辖区红色资源而建的红色传承教育基地,通过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优良革命传统。目前,“红色口述史”项目已录制12期,开展活动30场,覆盖人群达1300人次。
  清溪路社区的“庭院党建”项目集宣传、教育为一体,将党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团安村社区以建立小巷评理员、法律监督员为载体,开展小巷党课等宣讲活动……在五里墩街道,广覆盖、多功能的社区宣讲阵地正在源源不断为理论宣讲积蓄力量。
团安村社区深入社区开展“小巷党课”宣讲活动
  挖掘培育身边的“宣讲专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今年正好是建国70周年……”8月13日上午,家家景园社区活动室里,53岁的唐国庆正在给社区群众说党史。唐国庆是一名社区居民党员,自幼爱研究党史、军史,能将一个个党的历史故事说得生动鲜活,深受听众好评。
  五里墩街道注重挖掘和培育群众身边的“宣讲专家”,凝聚“草根”力量。不仅从党务工作者、优秀志愿者等群体中选拔组建了“先锋宣讲团”。不久前,还评选出“十大社区榜样人物”,把话筒交给居民,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壮大“草根”宣讲队伍。唐国庆就是“十大社区榜样人物”中的“宣讲榜样”。
  努力打造一支层次丰富、广泛覆盖、专兼结合的宣讲队伍宣讲队伍。街道引入“最强外脑”,邀请党校、高校理论专家担任“特约辅导员”。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书记讲党课”、“微党课”比赛等主题活动,各级党组织书记理论宣讲水平显著提升。
居民党员唐国庆为辖区百姓说党史、忆初心
  群众关心什么就讲什么
  什么样的理论宣讲才符合大众口味?符合百姓工作和生活需求?五里墩街道通过走访调研,认真了解老百姓对理论和政策的需求,按照“要什么,讲什么”的原则,制定供需匹配的“宣讲菜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小事都列在我们的‘菜单’里,群众关心什么,我们就讲什么。”街道党政办主任朱红英说。
  宣讲菜单不仅在内容上体现“按需烹制”,还在形式上突出实效性。将讲堂搬到街头巷尾、小区广场、社区楼栋,开展“面对面”宣讲,在互动交流中把理论政策讲“实”、讲“透”。最近,青阳路社区“绿荫微党课”在家家景园一期开课,居民党员邹书芳很是高兴:“在家门口上党课太方便了,节省了来回奔波社区的时间,考虑得十分周到。”
  “理论+文艺”宣讲方式,则将理论宣讲与文艺表演相结合,用文艺节目讲故事、说道理。各社区“文艺宣讲团”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惠民政策等内容,创作成相声、小品、舞蹈、歌曲、朗诵、三句半、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变“单一教育”为“生动说唱”,让社区群众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通讯员朱琛琛 徐冠男 詹伟伟)
编辑: 赵家慧

让理论宣讲接地气、入民心——蜀山区五里墩街道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通过搭建宣讲阵地、组建宣讲队伍、定制宣讲菜单、创新宣讲载体等一系列举措,拆除理论与群众间的“篱笆墙”,有效打通理论走向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