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土人情

台湾布袋戏
2011-10-28 15:07   来源:腾讯旅游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国地方木偶戏的一种。布袋戏是把傀儡托在掌上搬演,所以在台湾,布袋戏又叫做掌中戏。因戏偶小巧而装以小戏笼,与提线木偶大笼相对,故又名之为小笼。

  台湾布袋戏,是在明末清初由大陆的福建和广东传入的,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台湾同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不断进行改革,使古老的布袋戏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布袋戏在明末清初随着大陆闽粤移民传入台湾,几百年来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台湾布袋戏以戏路、词调、乐调不同,分成不同的流派,主要有南管、北管、潮调、外江和歌仔调等。它们各具特色,相互影响渗透,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且十分精美的民间戏曲艺术,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

 

台湾布袋戏

 

  布袋戏兴起于明代,清代时成为偶戏中的重要戏种。因其表演时以手控制布偶动态,将偶戏之身及造型之美尽现于掌中,故称为“掌中戏”。清朝嘉庆以后,这种轻便灵活、小巧细腻的偶戏,挟其规模较小,戏金便宜,表演技术高妙的优势,曾风靡闽南一带,深受百姓欢迎。布袋偶戏传到台湾后,在台北剧团林立的新庄一度兴起了风潮。

  台湾布袋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在故事内容上,台湾布袋戏多取材于我国古老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著名的剧目有《西游记》、《廖添丁传奇》等。

  演出时,戏台下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台上手艺高超的艺人们则在幕后,一面用手熟练地操纵戏偶,表演各种细腻的动作,一面还要模仿各种人物声调,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其中既有引人入胜的道白,也有典雅婉转的清唱,时而还插入一些幽默有趣的俚语,配合着后场悠扬的音乐,一个个雕刻精美的戏偶,活灵活现,逼真传神。戏台虽小,却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善恶美丑。

  戏偶的造型以及偶头和服饰的制作是表现剧中人物身份和个性的关键。近些年来,台湾艺人们对传统的台湾布袋戏进行了改革创新。台湾传统布袋戏的戏偶比较小,为了演出效果更好,他们逐渐把戏偶做大,大的戏偶有1米多长,四肢、五官也都改由电动操纵,使戏偶更显得活泼灵敏,栩栩如生。

责编:侯莉中国广播网

相关新闻

高清组图

更多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