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3月11日消息(见习记者 孙维庆 通讯员 徐颖)“ 余杭因人才而兴、因创新而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优秀人才,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说。

3月10日,杭州市余杭区召开区委人才工作会议暨全力推进“创新策源工程”大会,发布创新策源工程2023年五大行动,力争将余杭区打造成更为强劲的聚才磁场。

余杭区委人才工作会议暨全力推进“创新策源工程”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2年,余杭加快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实施“十大工程”,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创新策源工程。创新策源工程一经推出就有着明确的愿景——“1125战略目标”:即到2025年,累计引进及合作两院院士、鲲鹏人才等顶尖人才100名,领军型人才1000名,储备人才20万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0万人。

面对清晰目标,余杭区将“1125战略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并以任务清单和考核办法的形式加以推进。大会现场,创新策源工程2023年五大行动发布。余杭将开展“引才提效”、“平台提升”、“转化提速”、“服务提质”、“保障提档”五大行动,全力冲刺“1125”战略目标。

 

声音来源:余杭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人才办专职副主任姚芳燕

“‘引才提效’行动聚焦顶尖人才、海外人才、青年人才和产业人才引育,重点破解旗帜性人才缺乏、青年人才流入减缓等问题,加快打造人才雁阵格局。”余杭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人才办专职副主任姚芳燕重点介绍了五大行动中的“引才提效”行动。

此外,本次大会还开启了全区产学研融合、人才引育的新篇章。

在产学研融合方面,余杭区与清华大学正式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共同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全能级引育优秀人才,全链条推进“产学研融合”,全方位助推高质量发展;揭牌成立科创教育研究院,进一步完善余杭科创教育课程体系、提升余杭基础教育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千家企业进院所”活动正式启动(央广网发 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院企合作”,大会现场启动了“千家企业进院所”活动,致力于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余杭落地转化。

院所代表之江实验室,是浙江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的重要科创平台。“如果说原始的理论创新是‘钱变纸’,那现在我们要推动更多‘纸变钱’。在这个过程中,光靠科研院所是不够的,企业的角色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加强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之江实验室党委副书记赵新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人才引育方面,余杭区与浙江省人才集团共同启动国际院士创新中心余杭分中心,助力余杭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掘旗帜性、灵魂性顶尖人才;聘任引才使者10名,通过“以才引才”的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到余杭创新创业;同时,启动英国、美国新泽西、加拿大、德国慕尼黑等8个海外人才工作站,作为持续吸引海外优秀人才的桥头堡。

国际院士创新中心余杭分中心正式成立(央广网发 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20多年来,余杭靠着“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县到全省创新高地的跨越。迈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余杭仍然坚定不移沿着“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路子走下去,致力于把人才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余杭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编辑:姜頔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