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7月26日消息(记者 张雯雯 通讯员 杨雯淇 王宇燕)“来,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学剪纸……”近日,在宁波江北庄桥中心小学的暑期托管课上,剪纸非遗传承人贾玲凤正在为慕名而来的孩子们上剪纸课。看着贾老师一把剪刀在手,一张彩纸在握,随意地咔嚓几下,一幅生动形象的剪纸作品便跃然纸上,孩子们也跃跃欲试,纷纷从围观者变成了剪纸小达人。

据了解,贾玲凤来自内蒙古包头,退休前是当地一名资深的初中化学老师,退休后她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剪纸艺术上,从报名学习剪纸研习课程到参加各类剪纸活动和比赛,短短几年,贾玲凤便从一名业余剪纸爱好者蜕变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头剪纸的市级传承人。2019年,贾玲凤随女儿来宁波定居,成为一名“新宁波人”,并将包头的剪纸艺术带进宁波的学校和社区,让不少宁波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北方的剪纸文化。

贾玲凤与外孙女一起剪纸(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谈及与剪纸艺术结缘,贾玲凤说道,剪纸是一项刻进她家族基因里的艺术。“我们家四代人都会剪纸,上至八九十岁的老母亲,下至七八岁的外孙女,个个都是剪纸迷。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就会聚在一起进行剪纸创作,并将剪好的作品送给邻舍,温馨又喜庆。”

在贾玲凤一家创作的众多剪纸作品中,她最喜欢的是与女儿共同完成的系列作品《国家的孩子——上海孤儿到草原》。该作品讲述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一位19岁未婚姑娘都贵玛独自一人照料25个上海孤儿的故事。从初遇25个逃难孤儿到悉心照顾孤儿,再到供孤儿读书上学,有特点的人物形象刻画,疏密得当的节奏把控,寓意深刻的情节铺垫以及耐人寻味的细节处理,12张精心剪裁的红纸,共同串起了一个草原人民将青春奉献给“国家的孩子”,让他们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的感人故事。

系列作品《国家的孩子——上海孤儿到草原》(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贾玲凤告诉记者,这套系列作品倾注了她和女儿大把的时光和真挚的情感。“从前期创作意图的沟通到后期构图的调整,我们反反复复修改了很多回,我和女儿的感情也因这套作品的完成而升温。”因此,这套作品在贾玲凤看来,它既讲述了一个母亲关爱孩子的“小家”故事,又传达出一份南北方人民相知相融,铸牢民族团结的“大家”情怀,立意深刻,意涵深远。

《国家的孩子——上海孤儿到草原》这套作品问世后,贾玲凤的剪纸作品开始受到外界关注,随后她又创作了一系列“民族融合”的主题作品。“前半辈子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后半辈子我定居在温暖的南方,‘民族融合’这个概念就是我人生的一个课题,我希望在剪纸艺术的传承上,我能发挥出我的优势,将北方剪纸的淳朴浑厚,豪迈奔放与南方剪纸的秀丽柔美,细腻明快相结合,让南北方人都能透过这一张红纸的方寸之间,感受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与各族人民的相知相融。”贾玲凤说。

贾玲凤展示她的剪纸作品(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据悉,近期,贾玲凤将与家人开始《彩色的石榴》剪纸作品的创作。“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希望能借这幅作品表达这样的情感。”

编辑:刘欣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