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我市“弘扬‘四千’精神·续写温州创新史”座谈会举行。来自高校、研究院、媒体的专家学者及民营企业家代表齐聚,就如何传承、发扬“四千”精神,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展开讨论,以期为温州续写创新史注入新动力。

对于“四千”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05年6月20日《之江新语》的一篇《不畏艰难向前走》中写道:“浙江之所以能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正是由于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四千”精神为“温州模式”提供了支撑,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报道,并配发评论文章《温州的启示》。“温州模式”在全国首次见诸报端,也首次概括“四千”精神: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

眼下,“四千”精神被频频提及,有何现实意义,如何更好传承?

会上,《解放日报》原党委书记、副总编辑周瑞金以音频形式分享观点,澎湃新闻副总编辑胡宏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智奎、温州市委政研室原主任谢浩、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祥银先后围绕“四千”精神作了主旨发言,并就“四千”精神的起源、传承与创新,和与会学者、企业家代表作了现场探讨。

周瑞金认为,在80年代改革初期,“温州模式”推动温州成为全国民营企业的发祥地,“四千”精神是在“温州模式”发展经济的方式中产生的。当前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拓展市场和扩大就业,依然需要“四千”精神,特别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他认为,“四千”精神随着时代一直在变化发展,应该从更高、更广、更深刻的角度去理解“四千”精神新的内涵。

胡宏伟认为,温州人是“四千”精神最典型代表。今天,温商物质财富在接力中,也要注重精神财富的传承。新时代的“四千精神”,需要更深厚的文化积淀,增强文化竞争力。“改革初期的‘四千精神’,大多是为解决个人脱贫的自发行为,某种程度是利己的。新时代的‘四千精神’,必须从自发奋斗的利己走向胸怀民族、国家,更具社会责任感的利他主义。”他说。

赵智奎认为,作为“四千”精神的诞生地和首发地,研讨会具有现实意义。“四千”精神应当铭刻在温州人的精神世界里。新时代“四千”精神如何引领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他建议成立温州“四千”精神研究院,追溯中国改革开放之源,追溯浙商成功之源,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过去我们出门创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靠着一种精神,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温州市华侨总商会会长、全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荣誉主席冯定献回忆,他从17岁到大连打拼,把温州服装电器卖到东北,1992到德国闯荡。如今,自己的儿女们接力家族产业或自己创业,“温州的‘四千’精神,应该代代传承。”冯定献说。

会上,举行了《筑码头闯天下》新书首发仪式,这是温州苍南供销员口述与影像历史。1986年,温州供销员达到14.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这支庞大的供销员队伍,是推动当时温州农村经济变革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也成为“温州模式”崛起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鲜明特色。(记者 金朝丹)

编辑:姜頔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