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丽水9月5日消息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来到宝溪,蓝天、白云、溪水……风景如画,虫鸣鸟叫。没有车水马龙的拥堵,也没有人声鼎沸的嘈杂,它的美,只有走进这里才能体会。

山清水秀、万木葱茏的宝溪乡(央广网记者 王春然 摄)

宝溪乡,位于浙江省龙泉市西陲,地处浙闽交界,瓯江、钱塘江和闽江三大水系的源头。近现代龙泉青瓷在这里发祥,世界古龙窑在此集聚。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

带着“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如何传承、龙泉青瓷产业如何突破与创新”的思考,记者循着“不灭窑火”的足迹,来到龙泉宝溪探寻答案。

千年技艺,薪火相传

来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龙窑群,依山而建,犹如长龙盘踞,守望着宝溪乡溪头村,甚是壮观。

溪头村壮观的龙窑群(央广网发 张有钢 摄)

记者跟随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克萍来到了溪头村的陈家窑,陈克萍向记者介绍到:“这座陈家窑就是古龙窑,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烧制的过程中,这个窑头一般要烧10多个小时。烧到一定的温度的时候,再上去烧一节一节的窑室。”

陈克萍向记者介绍陈家窑(央广网记者 王春然 摄)

陈克萍受其父亲的影响,从小就深受青瓷传统文化的熏陶。经过20多年的学习和历练,她所设计的作品深受广大青瓷爱好者的喜欢,并多次参展获奖。

像陈克萍这样的宝溪籍青瓷工匠达到300余人,与此同时,新生代青瓷手艺人也在蓬勃崛起,形成一股推动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的“后浪”。新生代青瓷手艺人、金品龙窑传承人金宏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金宏杨从小在窑边长大,祖祖辈辈都从事着青瓷行业。年仅20岁的她从祖辈手中接过了龙窑事业的接力棒。“希望跟我一样的年轻人继续传承发扬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为龙泉青瓷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金宏杨对记者说。

新生代青瓷手艺人金宏杨现场向记者传授龙泉青瓷制作技巧(央广网记者 王春然 摄)

来到金宏杨在宝溪乡开的古窑里民宿,“非遗+民宿”的结合别具韵味,民宿中随处可见青瓷元素。在“古窑里”,金宏杨向记者介绍了龙泉青瓷制作的过程和技巧,包括设计构思、选择材料、拉坯、烧制等环节。在她的指导下,记者动手制作了一些简单的青瓷作品,不仅体验到了制作的乐趣,还了解到青瓷制作的艰辛。

“2009年,龙泉青瓷入选人类非遗,之后宝溪就开始龙窑复烧活动。刚开始我们是以补贴的形式,鼓励龙窑复烧。后来宝溪提出了‘不灭窑火’的品牌。通过近七年不断地磨合提升,现在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品牌。发展到现在,每年有近一两万人来参加龙窑开窑的活动。”宝溪乡党委副书记王岗告诉记者。

宝溪乡开窑(纳福)仪式(央广网发 张有钢 摄)

据了解,众多国家级大师、省级大师、非遗传承人在宝溪烧制龙窑青瓷,近七年来已烧制100余窑次,成为龙泉青瓷匠人传承发展的圣地。2022年宝溪乡实现旅游人数达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3000余万元。凭借持续放大“不灭窑火”品牌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了宝溪的乡镇面貌,拉动了龙泉旅游经济和新兴业态的发展。

乘势而上,创新突围

自2009年龙泉青瓷“申遗”成功后,不仅有过万名青瓷手艺人传承非遗技艺,更有2700多家龙泉青瓷市场主体乘势而上,努力推动这项传统技艺再出发。

龙泉剑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外观(央广网发 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来到龙泉剑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天下龙泉”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据了解,该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秉承“主平台、主渠道、主品牌、主窗口”的理念,通过拓展“剑瓷商城平台”小程序、APP、独立网站等渠道,不断健全商城前端推广面、后端支撑系统和安全性搭建水平。

通过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和投放,龙泉剑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高浏览量的搜索引擎进行剑瓷文化和品牌推广。为龙泉青瓷宝剑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销售、展示平台,为广大消费群体树立了一个品质保证的龙泉青瓷宝剑官方形象。据了解,该公司销售额逐年攀升,2022年销售额达8.5亿元,2023年1-7月销售额5.91亿元,同比增长54.7%。

浙江东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出品的第19届杭州亚运会特许经营产品(央广网记者 王春然 摄)

为了进一步了解龙泉青瓷市场主体的发展情况,记者又来到了以“创新”“跨界”青瓷产品频频火出圈的浙江东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形式多样、琳琅满目的龙泉青瓷产品陈列在该公司展厅,包括12款第19届杭州亚运会特许经营产品,跟知名高校、车企、奢侈品品牌的联名款等,主打一个“好玩、好用、好看”,让青瓷产品生发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東土”与清华大学的联名产品(央广网记者 王春然 摄)

据了解,该公司旗下品牌“東土”已成长为青瓷领域内极具标志性的文创品牌,并深受市场欢迎。近年来,让龙泉青瓷的气韵回归生活,让品牌得到市场的认可、大众的喜爱,已经愈发成为龙泉青瓷传承与发展的趋势所在。

龙泉市青瓷宝剑产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张平向记者介绍道:“龙泉青瓷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历史经典产业的杰出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较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我市以青瓷文化‘深化、物化、转化’为路径,精研细植青瓷文化比较优势,推动青瓷文化发扬光大于新时代,青瓷产业得到稳步健康发展。”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及其作品(央广网记者 王春然 摄)

时光流转,窑火不灭。为进一步传承发展龙泉青瓷文化,龙泉摸索出了一条以“不灭窑火”促进“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如今,新一代青瓷手艺人正在用他们的坚守接续传承,多家龙泉青瓷市场主体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持续提升剑瓷产业竞争力、特色文化影响力、文旅融合带动力,助力品质龙泉建设,让古老的青瓷烧制技艺不断焕发青春活力,由古及今,走向未来……

监制:夏倩

策划:李晓晓

记者:王春然 林易(实习生)

校对:董雪冰(实习生)

鸣谢:龙泉市融媒体中心 丁航津

编辑:尚天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