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现场(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涛 摄)

央广网云龙3月18日消息(见习记者 王开妍 王涛)技能风采强,舌尖火腿香。3月18日,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第二届“诺邓火腿巧匠”技能竞赛在云龙县太极游道举办,来自云龙县火腿生产企业和火腿生产合作社的12名选手参赛。

活动现场,选手们通过对诺邓火腿的表面处理、分割技巧、产品切割、切片摆盘四个环节的比赛,向观众们展示了精湛的刀工,也展示了云龙县诺邓火腿独特的制作技艺,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参赛选手正在进行产品切割(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涛 摄)

“云龙县举办‘诺邓火腿巧匠’技能竞赛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诺邓火腿制作技艺县级传承人,我将继续努力学艺传艺,使云龙县诺邓火腿技艺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徐智勇说。

参赛选手正在进行产品切片(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涛 摄)

“诺邓火腿不仅制作技艺讲究,处理加工技艺也影响着火腿的风味和口感。火腿的表面处理、分割、切片都要求刀工精细,火腿切片要厚薄均匀,呈半透明状,摆盘形状要美观大方等。”据云龙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静介绍,此次在“大理·云龙梨花节暨火腿美食节”期间举办“诺邓火腿巧匠”技能竞赛,旨在向游客和宾客展示云龙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物产资源,扩大云龙的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通过开展技术比赛,能促进技术交流,推动火腿行业从业者学好技能,不断壮大“诺邓火腿巧匠”队伍,推动云龙火腿产业高质量发展。

竞赛活动合影留念(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涛 摄)

据了解,诺邓火腿是云龙县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诺邓火腿制作技艺是云龙县的省级非遗项目,曾登上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播出后,诺邓火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近年来,云龙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品牌优势,全力推动诺邓火腿产业,带动了一批火腿企业和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并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据统计,云龙全县有近3万人从事火腿腌制、销售等相关工作,有效促进了云龙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开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