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0月15日消息(记者周思杨)10月14日,常州市文化产业(人才)京津冀推介会在天津举办。推介会上,常州市城市风光、人才政策逐一展现,33家常州文化企事业单位带来了200余个岗位,吸引众多天津高校学生关注。同时,常州与京津冀地区达成多个合作协议,共同书写南北协同、双向赋能、共赢未来的文化人才佳话。

推介会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常州与天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130年前,常州籍实业家盛宣怀在天津创办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校园内7尊杰出人物塑像中,盛宣怀、张太雷等6位均为常州人,成为双城人文交融的生动见证。自2020年以来,已有4049名天津人才赴常州就业创业,其中有353人来自天津大学。

常州市天宁区夜景(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会上,常州市进行人才政策现场推介,为京津冀人才搭建通往长三角发展的“绿色通道”。据悉,常州始终把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近三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超35万人,领军型创新创业项目近5000个,先后助力11家人才企业成功上市,总市值达574亿元。常州市人才政策不仅集成提供10大领域、25条个性化礼遇服务,更针对文化领域出台专项扶持措施:设立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专项资金、高层次文化人才专项资金,每年在文化方面的财政投入超1亿元,为文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在配套服务上,常州市建成投用人才公寓11.78万套,能常年满足35万人才“拎包入住”,来常人才可享受3年免费入住福利;同时推出面试补贴、购房补助等支持措施,为人才降低发展成本。

常州市网络视听产业园景象(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当天,常州与京津冀地区达成多个合作协议,涵盖文旅消费、人才培养、文化传媒、校企合作等多个领域;天宁区与京津冀地区也促成一批合作协议,涉及数智服务、绿能合作、内容创作、非遗传承等领域,成为双城资源互补的具体实践。活动现场,天津大学、天津美术学院等高校学生也来到现场,了解常州的人才政策详情和岗位信息,表达赴常发展的意向。

据悉,本次推介会吸引了政、企、校多方参与,各方代表齐聚现场共同为双城合作建言献策,持续深化与京津冀地区在文化产业、人才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资源共享、要素互通,共同书写南北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