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联动机制,日前,天津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与北京市、河北省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服务”,强化跨区域执法协作与业务交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应急管理领域走深走实。
一是协同联动,凝聚合力守护安全防线。活动前夕,京津冀三地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精心筹备、周密部署,牢固树立区域协同“一盘棋”思想,针对京津冀毗邻交界区域企业类型多样、经营模式多元、安全生产形势复杂的特点,提前了解被检查单位安全生产基本情况,打破区域壁垒,拓宽联动思路,明确执法检查与服务的重点事项,确定“2+1+1”联合交叉执法服务模式(即属地2名执法人员、异地各1名执法人员),着力构建深层次、多角度、全维度的联合执法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区域安全生产工作质效。
二是精准检查,贴心指导助力企业发展。活动当天,京津冀三地应急管理执法人员分成3个检查组,分别深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相关企业,开展“执法+服务”活动。执法人员聚焦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重点检查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检修维修作业等关键环节,并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重点事项进行专业排查,现场向企业反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同时,执法人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供“量身定制”的精准服务,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难题,增强企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执法现场(天津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三是调研交流,共商良策推动区域发展。活动中,三地执法人员深入小米汽车智能制造基地开展专题调研,了解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和利用智能安防系统实现全流程安全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在随后召开的京津冀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座谈交流会上,与会人员围绕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非现场监管执法与现场执法检查的有效衔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和创新做法,推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三地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领域的合作方向和重点任务,为未来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执法现场(天津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本次联合“执法+服务”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0余名,发现并推动三地重点企业整改隐患问题20余项。下一步,天津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将坚持目标同向、优势互补,按照《京津冀应急管理协同发展工作备忘录》有关要求,持续加强区域执法合作与交流,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