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一届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年会暨2025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会上发布了《全国高新区营商环境典型案例(2025)》,天津滨海高新区凭借《纵深推进“综合一窗”改革 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案例成功入选。这一成果标志着天津滨海高新区打破传统审批壁垒、创新“无差别受理审批”模式的探索获得国家级权威认可,为全国高新区政务服务优化树立了“天津品牌”。

荣誉证书(天津滨海高新区供图)
此前,各地推行的“综合一窗”改革虽实现“进一扇门、找一个窗”,但仍存在服务堵点。前台受理人员业务深度不足,面对复杂事项需依赖后台专人指导,常出现“审批人员开会扑空”“咨询电话占线”等情况;后台审批人员长期“专事专办”,既难以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又易形成廉政风险点,“办事慢、托人办”等问题影响企业群众体验。
针对这些痛点,天津滨海高新区政务服务办公室跳出“专人专办”惯性思维,打破业务领域条框限制,将工程建设类、经济社会服务类300余个审批事项全面整合,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基础上,创新实施“前台无差别受理,后台无差别审批”,推动政务服务从“规范”向“高效”“优质”深度升级。
为确保改革落地见效,天津滨海高新区推出五大核心举措,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一是制定作业指导书,统一审批标准,以法律依据和办理条件为基础,聚焦审核要点与经验分享,编制具备指导性、实用性的作业指导书,通过集中培训考核,让审批人员对政策理解、材料认定形成共识,实现“谁来办都一样、谁审核都标准”;二是划定风险等级,精简审批层级,将审批层级重塑为窗口、科室、办领导三级,对建筑业企业资质、施工许可、环评等高频事项合理“分流”,解决原业务领域“忙闲不均”问题,大幅提升审批速度;三是优化窗口设置,强化全流程服务,打破业务界限,实现审批事项全覆盖审核,通过每日复盘总结机制,提升工作人员沟通协调能力,企业遇到全流程任何问题时,“综合一窗”可即时响应、全程跟进;四是开发智能分件小程序,实现“云派单”,搭建政务服务“云派单”平台,对审批事项颗粒化分解、审批层级精准调配,通过系统自动分配完成“人办随机事”转变,杜绝“非他不可”的腐败风险,缩短办事周期;五是启动审批复核机制,保障权力透明运行,制定《审批复核工作管理办法》,成立复核工作组,每月随机抽查审批流程,倒逼全流程规范,为阳光政务筑牢“防火墙”。
如今,天津滨海高新区“综合一窗”改革成效已全面显现,政务服务效能实现质的飞跃。高频事项实现“即时办结”,二级建造师注册、安管人员注册等高频事项在综合窗口可完成“即时受理、即时审核、即时批准”,审批效率较改革前提升40%,企业无需再“多次跑、长时间等”;复杂项目实现“多事统办”,借助“综合一窗”优势,工作人员协调多事项并行推进,共享材料信息,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家+管家”“高新信易办”等创新举措,大幅压缩企业办件时间;智能审批实现“公开透明”,“云派单”平台通过随机分件、分段计时、动态统计,让内部业务办理全程可追溯,不仅推动审批程序更规范,还实现各领域信息互通互融,为智能审批向更深层次拓展奠定基础。
“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是肯定更是动力。”天津滨海高新区政务服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综合一窗”改革,围绕企业群众新需求,优化作业指导书内容、升级“云派单”平台功能,推动跨部门协同更高效,努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政务服务环境,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来源:天津滨海高新区)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