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0月25日消息(记者韩雨晨 实习记者韦晓丽 肖亦杰)十月的天津,空气中跃动着期待。梅江会展中心内,人群如潮水般涌动——2025天津·马拉松博览会在此举办。这场以“体育融合·绿色共行”为主题的盛会,正以1万平米展区、6大主题板块的丰富内容,持续吸引着跑者与市民驻足。从参赛物品发放区的高效有序,到体育消费区展位的琳琅满目,再到美食市集里的津味烟火,这场博览会不仅是跑者领取装备的“补给站”,更成了天津马拉松开赛前,提前感受城市体育活力与服务温度的“预热场”。

展区内,35个标准展位与19个特装展位错落排布,跑者们相互交流备赛心得;科技成果展示区前,不时有人驻足了解赛事相关的技术应用;再生环保体验区则用实物展示传递绿色理念;同步揭幕的天津马拉松历史文化展,如同一条时光隧道,凝视着过往的汗水与荣耀……在这场盛会之外,一场规模更大、等级更高、体验更优的马拉松正蓄势待发。

马拉松跑者在博览会里拍照留念(央广网记者 韩雨晨 摄)

作为回归市区举办的第三届天津马拉松赛事,今年天津马拉松迎来诸多突破:参赛规模从去年的3万人增至3.3万人,吸引了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15.8万名跑者报名,较去年增长30.28%;赛事等级更由B类升级为A1类。

“赛事影响力的提升,也让我们在筹备上需要做更细致的优化。我们在医疗救援、安全保障、卫生环境、交通保障、志愿服务等方面均做了较大幅度提高。”天津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副处长王青举例道,医疗救援力量重新优化了分布,还特意增设了应急绿色通道,确保突发情况能快速响应;环境卫生清扫的力度和及时性显著提升,要让赛道及周边始终保持整洁;志愿者队伍比去年增加400人;而针对往年起终点人流集中的问题,今年也进一步优化设计,调整完善“一起点三终点”的场地布局,目的就是提升人员通行效率,保障赛事从开赛到完赛都能高效运转。

除了赛事本身保障升级,如何让跑者与城市深度互动,也是筹备重点之一。据王青介绍,今年赛事持续做好“融合文章”:一方面联合市文旅局推出文旅优惠福利,受益范围不止参赛选手,还覆盖选手家属和所有报名者;另一方面,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委提前联动,共同研判“吃住行、游购娱”承载力,让大家在跑马之余,能安心感受天津的文旅魅力,而专门印制的《天马逐光城市打卡地图》,则将天津旅游资源、商务信息与赛事期间的活动整合其中,“希望它能成为跑者探索天津的‘向导’,让赛事不止是一次奔跑,更是一次深度的城市体验。”

跑者领取参赛包(央广网发 天津市体育局供图)

科技赋能更让今年的赛事筹备多了几分“智慧感”。据王青透露,在赛前领物、选手检录入场、完赛物品发放等关键环节,将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身份核验,赛事还开发了“寻迹”小程序,提供实时定位追踪、分段配速信息,还能预测选手到达时间,以科技手段提升选手和亲友的互动体验。

如今,博览会的热闹尚未褪去,天津马拉松开赛号角已近在耳畔。“我们将全力做好最后的赛事组织工作,不辜负跑者们的期待。”王青语气坚定,“天津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展现城市风貌的窗口,我们要通过这场赛事,彰显天津开放、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天津马拉松成为展现城市风貌的体育盛会。”10月26日,3.3万跑者将齐聚海河之滨,而这场从博览会就开始酝酿的城市盛会,终将在赛道上书写属于天津的“津”彩篇章。

编辑:褚夫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