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8月18日消息(记者褚夫晴)在天津市图书馆学会的积极协调下,近日,天津图书馆携手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留学生古籍修复体验活动。来自“阿曼中学生汉语桥”团组的20余名阿曼师生和来自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通过馆区探访、非遗技艺体验、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沉浸式学习体验天津图书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深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天津图书馆供图)

步入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古籍修复师为大家现场展示了古籍修复技艺的流程,演示“补、揭、托、裱”四大核心工序,并就“纸性分析”“浆糊调制”“虫霉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互动答疑。从古籍的破损原因分析到修复前的细致勘察,从纸张的选择到修补、装订等一系列步骤,修复师都进行了生动讲解,让阿曼中学生及留学生们对这项古老而精密的技艺有了初步认识。

在体验环节,天津图书馆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仿真破损古籍书叶和全套修复工具材料。在修复师指导下,“汉语桥”团组和留学生们兴致盎然,纷纷动手参与到古籍修复中来。大家小心翼翼地拿起工具,模仿着修复师的动作,尝试着对仿真书叶进行修补。通过亲手操作,阿曼学子及留学生们不仅切身感受到了古籍修复技艺的精巧与严谨,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中“修旧如旧”的智慧与匠心精神。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天津图书馆供图)

当日,“汉语桥”团组和留学生们在馆员的专业讲解下,参观了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区的服务区域,进一步了解了馆区的功能布局与服务内容。此次外国学子文化体验活动以古籍修复为载体,为外国青少年搭建了一个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