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8月16日消息(记者韩雨晨)记者从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获悉,日前,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所属大毕庄车辆段实现“碳中和”,成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地铁车辆基地。作为天津“双碳”战略背景下的重点示范项目,该车辆段通过“分布式光伏+空气源热泵+智慧能源管理”等多项绿色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了节能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标志着天津在绿色轨道交通领域取得具有引领意义的突破。
据了解,该项目集成应用多项绿色低碳关键技术,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配置空气源热泵替代传统燃油锅炉供暖,并引入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源使用的可视化、可调控、可优化。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供暖成本约1400万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吨,预计两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该项目获得碳中和第三方权威认证,标志着天津在推动轨道交通能源结构优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目前,空气源热泵等节能技术已在胡家园车辆段、新立停车场等7个场段推广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效应。
伴随绿色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轨道交通正逐步成为市民绿色出行的首选方式。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全网客运总量达6.4亿人次,日均175.24万人次,轨道出行在全市公共交通中的占比约60%。此外,集团持续优化“互联网+多模出行+生活”一体化平台,推进扫码乘车、P+R停车、公交换乘等功能接入天津地铁App,构建集乘车、缴费、停车为一体的智慧出行生态,提升绿色出行吸引力与便利性。
截至目前,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已有13项绿色科技课题入选省部级及行业协会示范项目,其中“大毕庄车辆段碳中和项目”“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以及“绿色智慧列车控制系统”均具有原创性和行业推广价值,为全国城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天津经验”。此外,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集团已建成10个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达31兆瓦,年均绿电供应量3300万度,位居全国轨道交通行业前列;在建项目6个,预计“十四五”末累计装机容量将达45兆瓦,年发电量5000万度。
未来,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将牢牢把握“双碳”战略要求,在绿色装备、清洁能源、节能技术、智慧运营等方面不断深化探索,以科技创新和系统管理双轮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轨道交通体系,为天津建设绿色宜居城市、实现高水平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