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7月14日消息(记者褚夫晴)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河西区以“精准滴灌”的帮扶智慧、“造血强筋”的产业思维,在东西部协作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全区消费帮扶金额突破1.17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今年,河西区印发《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全年5大方面、18项任务和90项具体举措,计划实施57个帮扶项目,涵盖特色产业提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等领域。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启动建设。

河西区通过专题对接会推动中药材基地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搭建等合作,在“津陇共振兴”活动中签约5个项目,签约金额2.957亿元;引导6家企业落地,到位投资4000万元,共建4个产业园区,带动就业28人,产业合作成果丰硕。

同时,河西区不断加大人才支援力度,选派专业技术人才91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劳务协作成效显著,通过招聘活动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5319人,新增就业3036人;社会帮扶持续深化,完成捐赠款物272万元,1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提交评估申请;实现消费帮扶金额1.17亿元。

此外,河西区持续做好长春市南关区、河北承德、陕西水源区以及对口援疆、援藏等工作,围绕人才支援、产业合作、民生保障等领域深化帮扶,助力结对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站在半年节点回望,河西区东西部协作已从“输血式帮扶”迈向“造血式振兴”的新阶段。下一步,随着更多项目开花结果,这场跨越千里的协作交响曲,必将奏响更加恢弘的乡村振兴乐章。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