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7月13日消息(记者周思杨)日前,由天津市商务局(口岸办)主办的以“区域联动、共赢未来”为主题的十六口岸合作发展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16省(自治区、直辖市)口岸办出席会议,并联合发布加强区域合作的“天津倡议”。
本次会议有两大亮点:一是口岸交流合作更深更广。据悉,2023年11月,黑龙江口岸牵头天津、河北等14口岸签署《口岸区域合作备忘录》,在口岸区域合作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并推动实施。此次合作发展大会之前,天津市商务局(口岸办)主持召开口岸区域合作联席会,研究推动合作备忘录工作落实,讨论通过“天津倡议”,增补北京、山西为合作机制成员单位,实现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加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口岸交流合作。二是“天津倡议”明确“四个促进”,即继续深化口岸区域合作机制,促进“政策联通”;精心完善区域物流运输模式,促进“通道畅通”;协同推动智慧口岸建设,促进“信息融通”;强化人才交流与研究合作,促进“成果互通”。据此,进一步明确了口岸区域合作的重点工作和方向目标,区域合作将不断深化并迈上新台阶。
下一步,16口岸将不断深化落实口岸区域合作机制,在协同推动区域物流运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推动智慧口岸建设,融通信息数据资源、强化人才交流合作,实现创新成果互通等方面加强探索实践,助力构建“东西双向互济、南北优势互补、陆海内外联动”新格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共赢发展,更好服务新时代京津冀协同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和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我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