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5月24日消息(记者韩雨晨)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24年汛期天津市及海河流域将呈现降水量偏多、对流性天气偏强的特点。记者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日前,天津市水务部门在全面复盘总结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经验基础上,立足防大、防猛、防突发、防超常,提早部署,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准备。

据了解,天津市水务部门将加快实施水毁工程修复,全面落实“包保责任制”“三级对接”“日调度、周通报、月巡查”等制度机制,加快推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水毁修复项目建设。截至目前,44项水毁修复项目已完工33项,整体工程形象进度91%,2024年主汛前将修复所有受损堤防、闸涵泵站及水文设施,确保天津市防洪安全;全面落实“四预”措施,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水文业务平台、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等防汛信息化项目建设,购置无人机等应急监测装备,实施以测补报、滚动预报,并完善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多渠道、高频次、全覆盖发布预报预警,修订河系抢险等43项预案方案,开展北三河系“23·7”暴雨移植洪水推演、东淀蓄滞洪区运用巡堤查险等演练,提升有序应对特大洪水能力。

同时,天津市水务部门还将深入开展防汛隐患排查,围绕河道堤防、闸涵泵站、水库塘坝、蓄滞洪区、城区排水等重点,全面开展防汛问题隐患排查整改,累计排查发现各类问题隐患31项,目前已整改完成23项,确保汛前全部整改完成,坚决防止“带病入汛”;加强防汛工程精准调度,密切关注流域雨水情,坚持“南水南排、北水北排”调度原则,综合采取“拦、分、蓄、滞、排”措施,强化河道、水库、闸泵、蓄滞洪区联合调度,使得洪水安全下泄,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提升防汛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压实重要行洪河道、水库“管理、技术”责任人,蓄滞洪区“三级四类”责任人,确保不缺位、无死角,3个梯队9支防汛抢险专业队伍随时热备,确保第一时间拉得出、顶得上,并做好应急物资前置储备,增储抢险物料、救生器材等市级专储防汛物资500万元。

此外,天津市水务部门全力做好城区排水准备,遇强降雨提前落实16处易积水地区和13个易积水地道“一处一预案”措施,优化“一低两腾空、三开四到位”措施,人员设备第一时间启动加快排水,同时联合交管、城管等部门落实地道和下沉路“10厘米预警、20厘米硬隔离”安全措施,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编辑:褚夫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