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东志做客央广网天津频道《立德树人启航新征程——2023天津教育巡礼》访谈栏目,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新工科专业群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的各项实践成果。

刘东志介绍说,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拥有本科及以上全日制在校生2.9万余人,本科专业68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重点学科12个。学校的4个学科位列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1%。在2023年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中,学校自然指数位列99名,居天津市第3位,成为全球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

目前,学校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智库34个,建有天津市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功能晶体研究院、生命健康智能检测研究院、海洋能源与智能建设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四青”人选等国家级人才16人,省部级人才141人,高水平创新团队19支。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300余项,并涌现了3个“亿元级”项目,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人均科研经费和自然指数均位列全国百强。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课堂(央广网发 天津理工大学供图)

明确战略布局 突出学科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对教育事业进行新的战略部署。天津理工大学提出了新时期‘新三步走’战略、以‘八个坚持、三大战略、五大工程’为核心的基本发展理念,还制定了‘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和9大专项规划,形成了新时期学校总体办学思路和目标任务,与党中央的战略安排高度一致。”刘东志说道。

天津理工大学打造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工科专业群,12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先进电子器件与系统集成等6个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碳中和与先进装备等5条创新链。学校通过开展项目孵化、学科竞赛、实训实习、创业指导、校企协同培养等途径,着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涌现出一批以“挑战杯”“互联网+”国赛金奖、全国大创年会展示项目等为代表的优秀成果。

学校联合主办成立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率先成立集成电路学院,牵头建设西青大学科技园,积极参与“天开园”建设,与滨海新区、西青区、宁河区和多家央企、国企开展战略合作,与绍兴、菏泽、青岛、江阴等地政府共建外埠研究机构,与校友企业打造联合成立研究院新模式。学校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成立先进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开创天津市首个官方认定的以专利入股方式成立公司的先例,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完成技术转化1138项,金额达5.84亿元。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央广网发 天津理工大学供图)

配合“十项行动” 紧抓六项举措

“2023年,天津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天津理工大学认真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战略部署,主动适应新场景下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要求,从国家和全市发展‘全局’谋学校发展‘一域’,走出了一条天理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刘东志说,为配合天津市整体规划部署,天津理工大学根据自身特点,从六个方面着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本地提供科技人才储备。

学校聚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求,加强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聚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度对接产业需求,整合学科和人才资源,推动调整专业布局、修订培养方案;打造产教融合新范式,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培养,加强“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实施“高职毕业生-专硕”贯通培养“天理方案”,着力培养“工程师之师”。

同时,天津理工大学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推动实行“揭榜挂帅”机制,推进大项目、好项目攻关,做大做强军民融合等领域重大项目,并强化有组织科研,鼓励组建协同创新团队,支持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孵化原创性、高质量成果;聚焦特色学科群建设,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天津市“1+3+4”产业布局,按照“工科牵引、理科支撑、管理提升、文科融合”的发展思路,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大力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发展,鼓励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并加强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建设,“网络安全与数据智能”等5个学科群入选首批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

此外,学校聚焦人才强校战略,持续释放“人才红利”,用好“明理学者”国际论坛、“明理学者计划”“英才培养计划”等特色平台,引育并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鼓励教师依托“天开园”、天开西青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持续激发教师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聚焦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圈”,依托天开高教科创园聚势赋能,立足“一核两翼”功能定位,加快天开高教科创园西青园建设,由“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优秀校友”等构成的6个团队8个项目申请首批入驻“天开园”核心区。

在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中,天理学子摘得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央广网发 天津理工大学供图)

抓科研促转化 落实从“研”到“用”

“天津理工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的理工科大学,一直以来都把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作为自身重要的使命之一。”刘东志表示,学校近年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立足“科研双倍增计划”,狠抓重大重点项目和军民融合项目,积极推进“科研强校”战略。

为了让科研过程形成组织化,学校实施了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坚持创新导向、学科交叉、有效汇聚、专业融合,以院士、国家杰青领衔的功能晶体、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生命健康智能检测、海洋能源与智能建设等多个高水平研究院,构建起“学院+高水平研究院”双轨运行机制。

学校还完善了“项目+学科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的团队组织结构模式,实施团队考核,建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持续创新能力强、团队带动效应突出的高水平创新团队。目前,吴以成院士团队已经建成了晶体生长(性能表征)高精度激光器件加工的高水平创新研究平台,激发团队创新效能,致力于解决半导体芯片核心制造装备中的卡脖子材料技术问题。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的源头创新作用,着力强化基础研究,坚持“从0到1”的原始创新导向,切实以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不断培育高质量科技成果,推动学校的基础理论研究大幅前进,逐步打造自主创新的策源高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鲁统部教授团队针对制约光合效率的关键因素开展了10年的系统研究,从配位化学角度提出解决光合效率低的新思路,为研发高效人工光合体系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催化微环境精准调控构筑高效人工光合体系”获批2022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学校瞄准重大基础前沿科学问题和变革性关键技术问题,着眼于世界科技前沿,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明确基础研究的目标和对象,充分发挥强力的科研平台基地、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认真组织和谋划国家级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着力推动“大项目”及“大团队”研究,统筹谋划打造多项亿元级项目。目前,学校新签订了2个亿元级的和3个5000万级科研课题,如由校长练继建教授牵头的“近海漂浮式光伏发电关键技术”,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经费1.036亿元;由校友牵头的项目“电子信息及新能源产业新材料先进工艺技术”,拟分期资助共1亿元。

“科研项目探索创新,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成果转化落地,为助力国家发展实现从‘研’到‘用’的现实突破。”刘东志说,作为天津市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单位,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体制,率先出台《科技项目分类细则》《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等文件,打通了作价入股通道,完善了技术开发、技术交易、技术许可、技术入股、技术服务多形式的转化体系,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政策。“2022年,我校陈民芳教授以专利技术转让及专利技术许可使用的方式作价入股,合作成立天津市康世源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也是天津市首个官方认定的高校教授公开以专利入股的方式成立公司的案例。2023年,我校袁志好教授同样以作价入股方式,与深圳斯多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华神(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达1000万元。”

此外,学校还积极参与天开高教科创园的核心区建设,目前已经完成6个团队8个项目申请首批入驻“天开园”核心区,并立足“天开园”“一核两翼”功能定位,同步谋划推动天开西青园建设,促进西翼发展与核心区功能衔接。学校联合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农学院共建“多校一园”型西青大学科技园,于2021年12月,被首批认定为市级大学科技园。目前,该科技园已重点引进智能制造、软件开发、电子信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企业51家,依托高校转化转移科技成果25项,2022年入驻企业合计产值13842.58万元,合计缴税额117.07万元。“我校2022年专利转让42项,转让金额同比增长了130%。专利转化率达40%,在市属高校中领先。”刘东志说道。

天津理工大学召开科技工作会(央广网发 天津理工大学供图)

刘东志表示,天津理工大学将始终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站位落实“十项行动”,为加快推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建设赓续奋斗,以优异成绩为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贡献天理力量。(刘迎 李法童)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