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9月14日消息(记者褚夫晴)2025年暑期,天津工业职业学院“语光同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奔赴河北邯郸、山西晋中、陕西延安三地,以“推普+”多维实践体系,将青春力量融入乡村振兴,为老区发展注入动能。

推普进校园 科技非遗融趣味

在河北邯郸涉县又上小学,实践团依托精心打造的推普课程库开展教学。词语接龙、读音辨析、经典诵读等互动形式点燃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团队创新“推普+技能”模式,借助VR设备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长征历程,普通话解说串联红色记忆;同时开设手工课堂,孩子们用普通话交流非遗技艺,让语言成为文化传承纽带。

追寻红色足迹 以语传扬革命魂

实践团走进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等红色场所,开展“推普+思政”活动。队员们在文物与历史图片前感悟一二九师精神、南泥湾精神和延安精神,并用标准普通话录制讲解视频,生动讲述革命故事,让红色基因跨越语言界限得以传承。

深入乡村调研 精准对接需求

围绕“推普+振兴”,实践团深入河北邯郸涉县王堡村、天铁社区及陕西延安乡村,通过座谈、入户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当地通用语言使用现状、普及水平及村民学习需求,聚焦普通话在产业升级、文旅服务、教育普惠等领域的瓶颈与机遇,收集一手资料。

校地携手共建 搭建长效桥梁

为深化成果,实践团推动“推普+共建”模式。学院与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签约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涉县王堡村挂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既为青年提供红色教育和实践平台,也为老区引入高校智力与人才资源,助力校地协同育人与乡村振兴。

从燕赵大地到三秦故园,“语光同行”实践团以语言为炬、以青春为火,在红色土地上书写着推普助力振兴的青春答卷。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