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4月3日消息(记者张强)记者从天津援青指挥部获悉,自2010年对口支援黄南州以来,按照两地党委政府部署,历届援青干部人才情系青海、接续奋斗,特别是2023年,天津累计投入援青资金1.61亿元,实施援青项目65个,95%以上项目向民生和基层倾斜,持续推进“红沙棘”“梧桐树”“格桑花”“石榴籽”“春雨”五大工程,让支援成果更多惠及黄南群众。
天津援青指挥部在智力支援上,定向招聘30名黄南籍大学生赴津履职,开创了津青两地事业编制跨省就业先河;在产业合作上,着力打造“一只欧拉羊带您去旅行”文旅品牌IP,形成“产业+文旅”发展新模式,带动黄南州一产、三产发展;在促进“三交”上,开展结对认亲、足球援青、助学助困等系列活动,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社会帮扶,捐赠款物价值超1800万元,并连续两年在京津两地举办“坐着地铁游黄南”活动,不断扩大黄南文旅影响力;在“组团式”医教帮扶上,黄南州医院骨科创建“国家重点专科”,“黄南班”“天津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异地办班增至13个,学生达525人,泽库县“组团式”帮扶教育团队被评为全国年度最美教师团队。
据天津援青指挥部总指挥、黄南州委副书记、州政府副州长裴治介绍,2024年初,天津援青指挥部先后走访了天津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天津农学院、国家超算中心和滨海新区政府等近二十个单位和企业,争取政策支持,对接援青资源,为做好援青工作奠定了基础。“近期,我们制定印发了年度工作要点,围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打造亮点,明确了2024年重点项目,采取清单化、台账化、节点式管理,实施挂图作战,过程监督、节点督办,全力推动援青工作见行见效。”裴治表示,天津援青指挥部重点在“三交”活动上,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五个一筑梦”研学活动等为抓手,深化两地民间多层次交流互鉴;在生态建设上,利用天津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助力黄南提升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水平;在产业合作上,持续推进“一只欧拉羊带您去旅行”,开展“数据援青”专项招商,大力培育黄南特色产业;在文旅交流上,开展“黄南热贡文化旅游月”“央媒、津媒、新媒体、大V进黄南”等活动,扩大黄南文旅影响力、吸引力;在“组团式”帮扶上,推进共建黄南州新时代高级中学、河南县“小组团式”医疗帮扶等工作,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对口支援青海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津青两地关系融洽,是开展好援青工作的重要保障。两地党委政府高层互访频繁,签订合作协议,双向考察交流、活动往来密集,建立了良好沟通机制,引领推动双方各领域交流活动。“青海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坚持‘先做黄南人,再做黄南事’,积极践行‘援青四问’,主动想事、谋事、干事,用行动来回答‘来青为什么、在青干什么、离青留什么、回津带什么’,尽天津所能,努力提升援青工作质效。”裴治说道。
今后,天津援青指挥部将一如既往顽强拼搏、继续奋斗,全力实施项目建设提速等六大行动,用心用情用力、有形有感有效推进对口支援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为青海黄南高质量发展贡献天津之为。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