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5月7日消息(记者周思杨)日前,由当代唢呐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王展展教授领衔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青年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朝天歌—王展展唢呐协奏曲音乐会”圆满收官。此次演出以唢呐协奏曲《朝天歌》为核心,融合六部风格迥异、形式多元作品,在当代舞台挥洒出一幅“传古立今”的民族音乐画卷。
演出现场(央广网发 天津音乐学院供图)
演出中,《将军令》《豫乡春色》等乐曲轮番登场,备受瞩目的首演新作《春和·景明》通过冬春嬗变的自然意象,引发对生命的哲思,以唢呐、笙、大军鼓的三重对话为载体,突破了传统唢呐音乐的叙事手法。《朝天歌》以炽烈苍凉的曲调重磅登场。王展展手持唢呐,将陕北人的生命信仰与精神倾泻而出。这部由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的协奏曲,自2018年由王展展首演后,已在国内外40多个城市巡演百余场。此次回归津门舞台,王展展以更精进的技艺诠释“朝天”二字的重量:“唢呐是中国人刻在基因里的声音。我们想证明,它能承载更宏大的叙事,对话最当代的审美。”
重奏曲《唢古呐今》震撼点燃全场,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优秀项目,由王展展教授委约作曲家赵泽明为“唢古呐今”组合量身打造而成。作品围绕核心编制中六只不同型号的唢呐,使用了中亚古人类文明发源地区的曲调创作而成,交织出混沌初开、万物生长的壮丽图景。
《朝天歌—王展展唢呐协奏曲音乐会》以“五四”青年节为契,以横跨经典与先锋的作品,在“守正”与“创新”间奏出震撼回响。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青年创作的标杆成果,更以“破茧成蝶”之势,昭示传统文化在青年手中焕发的无限可能:它无需刻意迎合时代,只需以真诚与胆识对话世界,便能以裂变之姿,奏响文化自信的嘹亮新声。
编辑:韩雨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