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1月4日消息(见习记者侯凯奇)11月1日,“踔厉奋发乘势起 奏响振兴最强音——乡村振兴看西安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长安一中,见证该校以“行走中的教育”帮扶困难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我们学校为小丁确定了帮扶副校长、帮扶教师,并每学期为她提供1250元的助学金,同时还帮她减免了每学期800元的学费以及书费、住宿费、保险费、校服费用等。”帮扶教师张玮介绍,“此外,我们班还为他每月提供200元生活费,让她心理上不要有压力、学习上有动力。”
据了解,小丁一家的生活十分困难,前些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户。自小丁进入长安一中那天起,学校就为其制定了系统的帮扶措施。在各类减免之外,学校每月至少和小丁交流两次,了解她的学习、思想状况以及家庭情况。“此外,我们每学期至少入户3次,对小丁的家庭情况进行仔细了解,及时发现小丁的生活困难,并伸出援手。”张玮说。
去年,小丁以547分的成绩,考入梦寐以求的广西大学。当得知小丁要为学校送锦旗之后,学校婉言谢绝。“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我们身为人师应当尽到的义务。”张玮表示。
学生小辛的家庭同为建档立卡户,长安一中为她安排了“一帮一”教师,对其生活、学习进行重点关注。长安一中教师张翻翻对小辛的首次家访,从市区到五台镇,走了一个小时的山路后才进了村子,一路上边走边打听,七拐八绕才找到她家。
张翻翻看到小辛家只有一间灰色瓦房,了解到她父亲手有残疾不能干重活,母亲离异出走,年迈的奶奶也患病多年,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此后,认准了“门路”的张翻翻,加大对小辛的家访频次。回到学校后,他又加强对小辛的课业辅导力度。校内外的不断帮扶,让小辛逐渐变得乐观开朗,对于学习、生活也充满信心。她便越发努力地学习,成绩也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列。为了让她提升综合素质,张翻翻鼓励小辛竞选班长,让她变得更加自信。
“还记得才升入高中时,陌生的环境让我有些害怕……后来,班主任发现了这种情况,他询问我的学习,开解我,教我融入集体,现在我有很多好朋友,我和班主任也成了好朋友,他是一盏明灯,指导我学会适应。”小辛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据介绍,长安一中为建档立卡户学生安排校级包抓领导和“一帮一”结对帮扶教师,逐渐形成物质帮助、精神帮助、心理帮助相结合,国家资助、学校资助、社会资助相呼应的帮扶体系。2017年以来,该校共为学生减免费用近6万元,发放生活补助3.2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12万元。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作贯彻落实好,践行‘行走中的教育’,帮助困难学生抛弃思想包袱,树立自尊、自强、自立意识,积极、健康投入学习、生活,为促进教育公平、乡村振兴不懈努力。”长安一中副校长韩超说。
近年来,长安区教育局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核心目标,以“三项举措”赋能乡村教育振兴:聚焦家庭困难学生,对义务教育阶段脱贫家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类户”家庭学生“应助尽助”,资助率100%;落实教师帮扶责任,加强家校联络,结对帮扶脱贫家庭学生,对其开展扶志向、扶学习、扶生活各项帮扶;优化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加强与民政等部门的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做好返贫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的监测和帮扶工作,杜绝因贫辍学失学现象。
在具体工作中,各结对帮扶教师坚持每月不少于2次关爱帮扶、每学期不少于3次家访、每半月一次动态监测,确保学生安心学习、乐观生活。各学校健全“国家资助为主、校内资助为辅,减、免、补、助相结合”教育资助体系,确保应享尽享、不漏人、不漏项。近年来,长安区全区累计帮扶、资助学生9600余人次。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