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2月30日消息(记者王祎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责主业。截至2022年11月末,农行西安分行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19亿元,较2011年末增长了5.74倍,累计投放法人实体贷款3256亿元。

多年来,农行西安分行积极实施改革转型,有力支持了陕西省和西安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那么,围绕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农行西安分行探索出了哪些有益实践、有何成效?对此,央广网记者近日专访了农行陕西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西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薛雷。

优化服务体系“通血脉”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体系则是畅通血脉的基础。

农行西安分行主动优化在西安地区的多维服务体系,着力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便捷度。“农行西安分行设立了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分行、西咸新区支行,搭建起服务战略新区的机构网络。同时强化精准服务,‘网格化’搭建银政银企对接机制,‘清单化’制定综合服务方案,多级联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薛雷介绍。

据了解,农行西安分行还实施网点综合竞争力提升工程,增强对居民和中小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并打造涵盖政务、民生消费、教育医疗等多领域、数字化、智慧化金融场景,实现服务便捷触达。还通过疏通覆盖城乡的金融“毛细血管”,以“人工网点+惠农通服务点+互联网线上服务+移动服务”有效提升了乡村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服务重大项目“扩能级”

重大工程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稳定经济的“平衡器”。农行西安分行始终将金融支持重大项目作为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助力西安经济发展追赶超越的重要着力点。

据介绍,围绕十四运会,农行西安分行为奥体中心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牵头支持各场馆外围道路提升改造、全运村等“十四运”保障项目,助力“办一次会、兴一座城”。围绕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贷联动支持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开创全省金融机构产业基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先河;牵头组建合铜吴华、延黄宁石高速公路银团,大力支持银西高铁、西安地铁、火车站改扩建、高新云轨、临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助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围绕生态建设,西安分行为西安幸福林带项目创设全国农行系统首笔PPP项目股权直投产业基金,为引汉济渭、东庄水利等重大水利建设工程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大力支持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以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生态改造项目,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聚焦重点领域“促发展”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高端制造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农行西安分行积极服务制造强国战略部署,围绕西安“6+5+6+1”现代产业体系,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高效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累计投放制造业贷款275亿元。

记者了解到,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行西安分行主动融入西安金融科技体系,设立西安分行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秦创原科创普惠金融服务中心。联动农银投资设立首期募资10亿元的西安创新基金子基金,以债转股方式支持硬科技创业投资与孵化专业平台,服务陕西“一院一所”创新发展,累计投放战略新兴产业贷款超80亿元。

同时,发挥金融补链强链作用,为省内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上市科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提供融资融智融信服务,创新多种供应链融资方案,解决链上企业融资问题,与核心企业合作链捷贷商圈32个、合作额度124亿元。

倾力支持小微“解难题”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稳增长、保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行西安分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大力为小微企业纾难解困。

据薛雷介绍,农行在分行层面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在一级支行层面设立普惠金融服务中心、配备普惠专员,建成分行、支行和网点三级普惠金融服务团队,专项配置信贷规模、优惠利率政策,支持小微企业量增、面扩,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超220亿元。

此外,农行西安分行运用金融科技,与税务数据直通,与中企云链、陕建筑信等平台互联,推广纳税e贷、账户e贷等线上信用贷款和保理e融、票据e融等供应链融资产品,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和重新制定还款计划等方式,帮助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编辑:侯凯奇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