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急性坏死。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急性心梗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城市和农村的急性心梗死亡率均快速上升。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症状?
疼痛是最早出现最突出的症状,通常位于胸骨中下段后方或心前区,有时向左肩臂放射,部分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咽喉部、下颌、牙关的疼痛、紧缩感、肩背痛、颈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或者仅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等,疼痛多为压榨样闷痛,但程度较心绞痛更剧烈,难以忍受,常伴有烦躁,大汗淋漓,恐惧,濒死感,疼痛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数日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胸闷、乏力、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既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等,早期识别前驱症状及时就医可有效遏制疾病发展。
急性心梗发作应该如何自救?
当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胸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采取坐位或平卧休息,立即拨打120,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等药物缓解症状,有条件的话应测量血压,注意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如有条件立即吸氧,等候急救人员到来。
急性心梗的治疗?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发生急性心梗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再灌注治疗。在发病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再灌注治疗包括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发生6小时内是进行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可使闭塞的冠脉再通,迅速实现心肌再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是目前首选治疗手段。如无条件行急诊PCI,应立即启动溶栓筛查,行急诊溶栓药物治疗,通过使用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药物,将血栓溶解,使冠状动脉再通。
出院后随访?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的1年内为其“易损期”,期间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因此推荐患者出院1年内,按照1、3、6、12个月定期随访,1年后病情稳定者每半年随访一次。通过定期随访,规范合理药物治疗,促成危险因素指标达标,对于降低冠心病复发风险,改善远期预后至关重要。(西安市第一医院供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