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在望的百谷园(央广网记者 任重 摄)

央广网长治9月14日消息(记者 任重) 农历中秋刚过,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的副研究员范惠萍又一次来到位于山西长治市武乡县兴盛垴的百谷园。在她眼前,一大片绿、红、黄三色混长在一起的的谷子,呈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风度,在看似轻飘的身体里承载着秋天沉甸甸的希望。

范惠萍(右一)与同事正在交流(央广网记者 任重 摄)

“小米加步枪,好米在武乡。”武乡地处北纬37度生物生长黄金线,这里用小米养育了八路军、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传承着伟大的太行精神,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百谷园里的谷子颗粒饱满(央广网记者 任重 摄)

兴盛垴的百谷园里种植着上百种谷子,有的谷子即使不到农历秋分也可收割,因为品种不一样,所以生长周期也不同。在范惠萍看来,“它们以站的姿态完成一生的行走,却在秋风拂来时躬了身。“

某个品种的谷子已经可以收割(央广网记者 任重 摄)

范惠萍也不记得这是今年第五趟还是第六趟来这里,之前她和她的同事们全程参与了百谷园上百种谷子的种植和培育,平时还会根据谷子的生育周期过来做实验调查,拍照、记录和调查已成野外工作的“固定”动作,只不过,眼下的丰收在望指日可待。

范惠萍与同事们正在工作(央广网记者 任重 摄)

秋风轻拂,看着百谷园里的谷子,范惠萍憧憬无限。

尽管颜色不同,但一样长势喜人(央广网记者 任重 摄)

编辑:郎麒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