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被誉为“华北水塔”,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之一。

为了讲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西故事,央广网山西频道在2022年9月18日正式启动了《我家就在河边住》大型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围绕黄河、汾河沿线的县域展开,以普通人展现大时代,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以及百姓因河而兴的幸福故事,多角度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河曲岸畔的绝美星空(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央广网忻州11月19日消息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上世纪70年代,河曲民歌《走西口》曾红遍大江南北。

这首曲调凄美的民歌转化于二人台《走西口》,创作的背景源于河曲历史上土地贫瘠,旱涝无定,老百姓为了谋生而选择“走西口”,真挚表达了朴素的离苦、别绪与思念之情。

雄鸡一唱可鸣三省,西口开腔尽是史诗。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古称隩州,位于晋陕蒙三省交会处,因地处黄河曲折之处而得名,走西口大移民从这里迈出第一步。

正是由于彼时河曲人民向死而生的决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才孕育了河曲的“民歌海洋”与“二人台之乡”,成就了“中国北方民歌之乡”。2021年底,河曲县第三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雄鸡一唱可鸣三省,西口开腔尽是史诗,这便是河曲(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如今,西口古渡依然静卧在黄河东岸,成为河曲县城的亮丽景观。临河远眺,岸右是内蒙古准格尔旗,岸左是陕西省府谷县。

“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挑苦菜’,这个民谣说的就是河曲,你就能想象到过去这个地方有多穷!”作为在黄河边长大的汉子,张福田对“走西口”的那段苦难史并不陌生。

出生于1977年的张福田,是当地知名的企业家。2007年,30岁的他决定把自己从商以来几乎全部的身家,投到生他养他的榆岭洼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就在那一年,他当选榆岭洼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正是由于服务人民“一肩挑”的使命和担当,榆岭洼村在张福田的带领下,以党建为引领,以有机农业为载体,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9.8万元。

“我父母去世得早,所以小的时候我就出去打拼,干过很多工种,都很辛酸!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山东从事煤炭生意的一位老板,先是跟着对方打工,最后自己也进入煤炭行业。”回忆过往,张福田颇多感慨,“赚到钱后,就想到榆岭洼村还有很多村民挺受罪还赚不到钱,就发自内心的想回村去带领大家伙一起富起来……”

榆岭洼村已成为从脱贫攻坚稳步迈向乡村振兴的明星村(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从对面的山梁远眺,黄土高原茫茫群山之中,榆岭洼显得格外惹眼。 一幢幢整齐的别墅,一排排现代化的日光节能温室大棚、雄伟气派的瑞和楼、梯田层层叠叠……

通过拆旧建新,张福田先后投资6300万元,将村民原来破旧的土窑洞全部拆除,免费为村民新建了49套农家小别墅,户均面积230平方米。同时实行免费集中供暖、供水。

曾经的榆岭洼村,四周沟壑纵横,资源匮乏,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如今,这个拥有50余户200多人的山区小村,依靠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从脱贫攻坚稳步迈向乡村振兴的明星村。

如今的榆岭洼村已建成400多亩高端水果下挂式日光节能温室大棚,种植桃、杏、葡萄、西瓜、香瓜等19种水果,形成集中投入、分户管理、观光采摘、统一销售的模式,实现了人均一亩大棚、增收5000元的目标。同时,让农民变股民,土地变股份,还解决了80多位村民的务工增收,保证了农民的稳定增收……

说起未来的好日子,张福田信心满满(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榆岭洼地处偏远山区,但这个短板恰恰被张福田视为是“发展优势”。在此之前,很多专家曾到榆岭洼村考察,认为当地的空气、土壤都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当时北京的一些客户,就动员榆岭洼种有机蔬菜,实行会员制,我们负责把有机蔬菜、水果从田间地头送到他们的餐桌。现在我们在北京已经发展了1000多名会员。”张福田表示。

近年来,从破除深度贫困、防治水土流失、推进生态治理出发,河曲县大胆尝试整沟治理。张福田的行动,正是落实忻州市与河曲县“整沟治理,一沟一品”沟域治理新思路的实践,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鲜活范例。

忻州市与河曲县推进“整沟治理,一沟一品”沟域治理,有机蔬菜种植带动了村民增收(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在先后投入1.6亿元治理中,榆岭洼村同步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成为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事实上,榆岭洼村的共同富裕实践,正是张福田对“走西口”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央广网“我家就在河边住”融媒体报道组)

编辑:郎麒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