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被誉为“华北水塔”,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之一。

为了讲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西故事,央广网山西频道在2022年9月18日正式启动了《我家就在河边住》大型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围绕黄河、汾河沿线的县域展开,以普通人展现大时代,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以及百姓因河而兴的幸福故事,多角度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帝舜故里、成汤之都——运城市垣曲县(央广网记者 任重 摄)

央广网运城11月29日消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千百年来,九曲黄河奔腾向前,由北向南在山西境内一泻千里,自偏关县老牛湾入晋,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奔腾而过的黄河水,给三晋大地留下波澜壮阔的美景和辉煌灿烂的文化。

也许是黄河格外偏爱,作为帝舜故里、成汤之都,垣曲的黄河文化、德孝文化源远流长;这里还是“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地,类人猿出现的时间为此向前推了1000万年。

作为黄河山西段进入中原大地的最后一站,上世纪末,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曾为黄河的安澜作出巨大牺牲。

“建水库的时候,古城是重点淹没区。一夜之间,千年古城成了一片汪洋,成为小浪底库区最大的蓄水区。但为了国家建设,老百姓一点怨言都没有。” 古城村支部书记姚红权说。

古城村是垣曲县最大的小浪底水库移民村(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启动重点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这项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不仅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标志性的杰作之一。

在举世瞩目的小浪底工程建设中,垣曲人民历时10年,舍小家为大家,动迁4.2万人,淹没土地10万亩,移民人数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9%,保证了国家重点工程如期实施,演绎了可歌可泣的移民壮举。

古城村是垣曲县最大的小浪底水库移民村,全村5680人于1999年实施了就地后靠搬迁安置。

姚红权直言自己当时也舍不得搬,“以前古城村有1000亩菜棚、1000亩果园、1000亩林田,都是老百姓的生活依托,搬出去就怕失去了生活来源,农民都有这方面的顾虑与担心。”

古城国家湿地公园是山西省首家获批的国家湿地公园(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但是,随着古城湿地公园的建设,古城村在绿水青山中找到了“金山银山”。

仲秋时节,位于亳清河、沇西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山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风光旖旎、碧波荡漾,该公园是山西省首家获批的国家湿地公园。

古城湿地公园以小浪底水库为基础,库区水位季节性消涨,水来成河,水去成滩。近年来,经湿地保护中心观察和试验,发现了一种叫杞柳的植物,不但在湿地中长势旺盛,而且还可以作为编织原料,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杞柳不但在湿地中长势旺盛,而且还可以作为编织原料(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2018年,古城村开始在黄河岸畔种植杞柳,并注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种植、管理与销售,所生产的柳帘、柳篮、栅栏等产品远销欧美、西班牙等地区和国家。

“杞柳工艺品编织厂是2020年投资780余万元移民后扶资金建成的,以前我们的柳条一斤最多卖6毛钱,现在编成柳帘等产品,出口西班牙、德国等欧美国家,核算下来一斤能卖2-3块,附加值越来越高,老百姓的收入也越来越好。”姚红权说。

来自海内外的订单,让村民们吃下“定心丸”,也鼓了大家的“钱袋子”。

姚红权介绍说,杞柳编成的柳帘等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杞柳编织厂不仅解决了2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问题,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千亩杞柳基地产出的300万斤柳条,经过加工变成了一件件价格不菲的精美工艺品,最后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

古城村的嬗变,是垣曲县在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产业扶持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垣曲县持续对水库移民产业创新创业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以进一步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水库移民农业经营者队伍。

姚红权表示,古城村下一步计划通过线上电商销售、网络直播等形式,展示杞柳编织过程、编织成品等,线下依托荷花节、旅游节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杞柳手工艺品的影响力,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周围皆山,如垣之曲(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周围皆山,如垣之曲,故有垣曲。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站在古城新村,遥望远方布满杞柳的水面,那个寄托着乡愁的古村落已潜入水中,演变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古城村的移民始终坚信,高山阻挡不了脚步,以“退”为进,就会有一方新天地!(央广网“我家就在河边住”融媒体报道组)

编辑:郎麒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