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被誉为“华北水塔”,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之一。

为了讲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西故事,央广网山西频道在2022年9月18日正式启动了《我家就在河边住》大型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围绕黄河、汾河沿线的县域展开,以普通人展现大时代,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以及百姓因河而兴的幸福故事,多角度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岸绿景美的汾河新绛段(央广网记者 任重 摄)

央广网运城11月27日消息 绛人囊泥汾水中,陶为砚水不涸——这是古人关于汾河与绛州澄泥砚的一段佳话。

汾河浩浩汤汤,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一路南下,奔腾500余公里后,将大量富含多种金属矿物质的泥沙沉积于运城市新绛县——古称绛州的宝地。这些河泥得太岳、吕梁两山之灵气,孕汾水之丰腴,经过水的淘漉、火的烧制、手的雕琢,以及天意玉成最终成就了绛州澄泥砚。

“澄泥砚是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古代的采泥法是把双层的绢袋放在汾河的平缓处,待上一年后细泥就进了绢袋,收回去打包然后制砚。”在绛州澄泥砚研制所,该所负责人、绛州澄泥砚传承人蔺涛向记者介绍制砚原料的创新,“现代我们就借鉴陶瓷的淘洗法、水洗法,把泥澄清过滤,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来做。”

澄泥砚质坚耐磨,温润如玉(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在蔺涛眼里,绛州澄泥砚是一门属于陶又高于陶,属于刻砚又复杂于刻砚的综合艺术,制作需经过几十道复杂工序。

宋代张洎在《贾氏谈录》中曾记载, “绛人善制澄泥,缝绢袋至汾水中,逾年而取之”——仅取一绢袋之澄泥,尚需一年以上,而这还只是制砚的第一步;至于初期的艺术构思,和后续的雕刻、烧制、精修、打磨等更是需要持久的精力投入。

蔺涛正在对澄泥砚进行雕刻打磨(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蔺涛表示,制作澄泥砚的工艺流程颇为复杂,要经过采泥、澄清过滤,接下来把泥陈腐放置半年,然后阴干三个月,再下来雕刻、打磨、入窑烧制,最后精修打磨,每一道工序都很精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砚的“如抚孩儿面”“冬不冰夏不涸”。

由于澄泥砚质坚耐磨,温润如玉等优点,历来备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青睐和推崇。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赵孟頫曾赞其“质而坚,静而玄”。乾隆皇帝对澄泥砚则更是情有独钟,在其钦定的《西清砚谱》中,共收录各类砚台240方,而澄泥砚就占54方,其对澄泥砚的偏爱可见一斑。

孕于秦汉的绛州澄泥砚,兴盛于唐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是中华民族五千年黄河文明的艺术结晶。

澄泥砚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然而,底蕴深厚的澄泥砚古老制作技艺,却因种种因素曾一度消弭于历史长河之中,徒留三百年的遗憾。

从1986年开始,蔺涛与身为版画艺术家的父亲心怀对砚中瑰宝失传的痛心,开始精心钻研,历经数十年上万次的反复研制,终于使中断了300余年的绛州澄泥砚重现人间。2008年,绛州澄泥砚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1986年师范毕业后,我父亲就开始找资料,然后慢慢引导我,跟我说砚的长长短短;1994年,我们参加中国首届名砚博览会,就拿了个金奖,这是一个里程碑;2008年,制砚的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又是一个里程碑……” 蔺涛把他与砚陪伴的30多年用时间轴进行了梳理。

他最为骄傲的是,失传了300多年的澄泥砚工艺流程得到了完整恢复,同时还有了创新与发展。

如今,回归后的绛州澄泥砚与高平珐华器、平遥推光漆器并列“山西三宝”。 蔺涛父子二人也双双被授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正是由于蔺涛对绛州澄泥砚的恢复、传承与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他先后荣膺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中共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等称号,并取得“轻工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中国绛州澄泥砚文化园” 已初具规模(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如今,蔺涛父子创立的绛州澄泥砚研制所成为一家驰名中外的品牌文化企业。由研制所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的 “中国绛州澄泥砚文化园” 已初具规模。

“澄泥砚是大自然给我们留下的瑰宝,借老祖宗的功,借大自然的功,再加上我们的努力付出才有了今天,我们将竭尽所能,尽力守护好母亲河,为母亲河添砖加瓦、增光添彩。”蔺涛表示。(央广网“我家就在河边住”融媒体报道组)

编辑:郎麒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