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10月29日消息(记者程立龙 见习记者郑芷南)金秋时节,第四届儒商大会于10月29日在济南启幕,作为大会承办城市,济南市精心筹备的“中国—新加坡可持续发展合作交流会暨济南城市推介会”“2025山东与日本产业发展对接会”两场专场活动,成为外界观察山东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两场活动精准锚定不同合作方向,既延续成熟合作脉络,又开拓新兴合作领域,生动诠释了“十五五”规划中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路径。

锚定“制度型开放”,打造双向合作高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的“十五五”时期对外开放工作中,“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成为核心方向,济南两场对接会的策划逻辑正与此高度契合。

在对新合作方面,济南立足新加坡作为第二大外资来源地的坚实基础,将重点对接吉宝公司、盛裕集团等领军企业及南洋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活动以“碳”本溯源·绿动未来为主题,聚焦智慧城市、绿色能源、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化合作,这种“平台+产业”的合作模式,正是“十五五”规划中“搞好各类开放试点试验”的具体实践,通过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

对日合作则展现出“精准滴灌”的特点。针对此前的合作基础,济南策划对日专场对接会,梳理投融资、技术合作等多维度需求清单,聚焦商贸流通、医养健康、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开展定制化对接。产业链精准匹配的合作方式,呼应了“引导产业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的要求,推动双向投资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紧扣“创新发展”,激活产业升级动能

“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领域,济南两场对接会的产业导向清晰传递出这一发展信号。

中新交流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主题,重点推进绿色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这一布局精准契合“十五五”时期拓展绿色贸易“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开放领域”的部署,通过与新加坡的合作,加速本地产业绿色转型。同时,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合作发力,更是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关键举措,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动力。

对日产业对接会则聚焦民生与环保领域的务实合作。医养健康领域与希森美康等日企加强合作,节能环保领域则响应全球绿色发展浪潮,这种布局既满足“十五五”规划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需导向,又通过产业合作拓展进出口平衡发展空间,实现“中国之需”与“世界之盼”的有机统一。

以会为媒,构建开放合作长效机制

两场对接会并非孤立的交流活动,而是济南融入“十五五”开放大局的常态化布局。作为儒商大会“‘商’为媒共谋合作发展”板块的重要组成,活动延续了“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的大会主题,将儒家文化中的“诚信共赢”理念与现代经贸合作相结合。

从实践效果看,济南已通过儒商大会平台推动济南生物医药科技园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第三届大会签约项目中已有14个完工、23个开工,实际使用外资达1.7亿美元。此次两场专场活动进一步完善了“会前对接—会中签约—会后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这种机制化建设正是“十五五”时期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落实好‘准入又准营’”的生动实践,为长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儒商大会开幕,济南率先举行的两场对接会上,从对新的可持续发展合作到对日的产业链精准对接,济南正以务实行动践行“十五五”开放部署,为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注入强劲动能。在中新可持续发展合作交流会上,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说,“狮城与泉城的合作,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编辑:唐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