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北国春城的校园出发,校友们怀揣着吉林大学赋予的“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精神信念,在商业与科技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展现他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留下的深刻印记与肩负的社会责任,央广网策划推出《拾梦吉大·校友风华》系列报道,探寻他们如何将吉大的学术文化融入创新实践,聆听他们在时代发展中的奋进故事。
央广网潍坊9月7日消息 “在大学开学第一节课,我精心准备的实验报道就被要求重做。当时感觉讲台上的教授特别不近人情,可是他对细节的执着、对真理的敬畏,却一直深深烙印在我心里。”日前,毕业于吉林大学的刘春晓向记者讲述了大学生活里印象最深刻的一幕。
小数点背后的治学态度
2006年从吉林大学毕业后,刘春晓从事过其他工作,但“出于对卡脖子高端材料自己干”的想法,刘春晓选择了创业,创办了烟台艾弗尔阻燃科技有限公司、烟台格瑞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艾科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多年来一直深耕无卤环保阻燃剂行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线缆,家电,汽车,电子电器等高分子材料阻燃领域。
回想在吉林大学求学的日子,刘春晓对学校严谨扎实的学风印象尤为深刻。“入学之后学校开设了《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实验中测出来一个数据是14.635,当时贪图方便,就自作主张四舍五入在实验报告上写了14.64。”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刘春晓记忆深刻,授课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看着实验报告当时就发了火:“一是一、二是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科学面前,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一个实验数据让刘春晓记了20多年,而老教师这份对细节的执着、对真理的敬畏,被刘春晓视为职业生涯的指引。
在刘春晓看来,学校里不光有严谨的治学氛围,也有活泼友爱的气氛。当时他参加了“挑战杯”创业大赛,和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组队,从市场调研、技术方案设计到商业计划书撰写、路演答辩,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为了突破技术难点在实验室通宵达旦,为了完善商业模式争得面红耳赤,又在最终获得认可时相拥庆祝。”往事历历在目,刘春晓说,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跨学科协作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韧性和商业思维,更让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将知识转化为价值的可能,“可以说是我创业梦想的启蒙。”
吉大精神指引破局之路
刘春晓的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创业初期,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刚刚起步的企业遇到了经营问题,刘春晓也迎来了“人生至暗时刻”。
是重新打份工、慢慢偿还创业时的借款?还是坚持创业,以图东山再起?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刘春晓难以抉择,“这个时候,是‘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吉大精神给予了我至关重要的力量和清晰的思路。”
“‘励志图强’是刻在基因里的,不管做什么事,要先把困难想到,然后脚踏实地地去克服。”面对问题,刘春晓和同事们一起坐下来进行复盘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点分别是什么?自己的技术瓶颈到底在哪里?企业的现金流还能支撑多久?通过务实的数据分析和沙盘推演,刘春晓和同事们清晰地找到了问题核心和可能的突破口。他们从民生领域转向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瞄准市场空白,通过差异化优势寻求突破,推出了具有独特竞争力的高端产品。
这一次他们找对了路子,企业不退反进,连续多年营业额增长率平均超过30%。谈到母校,刘春晓始终心怀感恩:企业技术上有障碍,学校老师点拨指导;市场拓展遇到困难,各地校友是最大“外援”,刘春晓说:“感谢吉大精神,让我和企业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产业链协同的发展答卷
得益于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理念的指引,山东艾科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在刘春晓的带领下规模不断壮大,“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这时,机遇“找上了门”。
“这里发展前景很好,潍坊寿光是我和企业的福地。”谈到自己刚刚入驻不久的潍坊寿光市侯镇化工产业园,刘春晓坦诚地说,企业入驻产业园最重要的是生态协同、企业紧密“牵手”。在这里“园区邻居”也是“企业客户”,“产业园”更是“产业链”,企业在“家门口”找供应商,实现了“邻居”合作、抱团发展。
“政府部门不仅帮助我们牵线搭桥,还为我们提供政策辅导,为他们的服务点赞!”刘春晓说,无论是寿光市还是侯镇产业园,经常给园区企业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如果企业有需求,工作人员还会第一时间对接相关部门、联系有关专家,共同上门为企业讲解有关政策,帮助企业分析了未来市场需求等,为企业发展理清了思路。
“未来5年,企业会怎样?”面对问题,刘春晓非常坦诚,“我们占全球高端环保阻燃剂市场份额要达到30%,让中国制造进一步走向全球。”谈及发展,刘春晓又提起了吉大校歌那句歌词“人比天高,路比脚长”,歌词背后蕴含这份信心和决心,才是母校赋予他最宝贵的财富。
监制:崔永刚
记者:程立龙 唐磊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