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7月14日消息(记者唐磊)七月的济南,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地面蒸腾着灼人的暑气,整座城市开启了“烧烤”模式。在济南东站站前商务区,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负责的西南A-8居住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影穿梭。技术员苗广泉和工友们挥汗如雨,衣服被汗水反复浸透,安全帽下的脸庞挂满汗珠。然而,结束辛苦劳作后的苗广泉,有了躲避酷暑的“家”,他步履轻快地走向工地旁的“建设者之家”宿舍区,推开房门,变频空调送出的清凉瞬间包裹全身,驱散了满身的燥热与疲惫。“以前住工棚,夏天靠风扇‘续命’,现在能冲澡、吹空调,跟在家没啥区别了。”他由衷地感叹道。
“建设者之家”宿舍区(央广网发 王鑫 摄)
标准筑家:一册在手,温馨无忧
走进“建设者之家”,餐厨区飘香、住宿区整洁、盥洗区便利、活动区欢腾,分区清晰,功能完备。这一切源于集团制定下发的《建设者之家标准化指导手册》,手册对建设管理各项标准做出统一要求:宿舍标配冷暖空调、衣柜桌椅;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烟感报警、独立电闸一应俱全;合作餐饮公司提供多样菜品,24小时热水供应不间断。“积分超市”可以让工友用工作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文化活动中心设有夜校和活动室,成为工友学习充电、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虽然白天辛苦,但晚上能休息好、有地方活动,很知足。”工友苗广泉说。
服务管家:物业进驻,品质如家
如何让“家”始终保持整洁舒适?集团创新引入“物业管家”模式,每个建设者之家配备专职的管理、维修、保安、保洁团队,提供标准化服务。工友上工期间,管家上门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定期组织的义诊、义剪及“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将关怀送到心坎上。专设的探亲房,为前来探望的家属提供了温馨团聚的空间。绿色理念也融入细节中:光伏路灯节能环保,雨水收集系统让水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分类井然有序,共同守护这个工地上温暖的“家”。
工地上定期组织的义诊活动(央广网发 张龙飞 摄)
红色暖家:党建引领,维权护家
“建设者之家”不仅是生活港湾,更是凝心聚力的红色阵地。维权办公室墙上,岗位职责、维权电话、劳资员信息清晰公示,定期召开的座谈会畅通了诉求渠道,“有了家,就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就有了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玉平的话道出了初衷。
家园力量:心安之处,动力之源
“建设者之家”的建起、运转与活力迸发,让一线工友告别了“煎熬”,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他们脸上的笑容和点赞,是对这份尊重与关爱的最好诠释。
记者了解到,目前,“建设者之家”已成为济南黄河路桥承建重点工程项目的“标配”,“我们要让建设者之家‘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让每一位为城市建设流汗的建设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温情、温暖。”张玉平表示。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