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德州6月14日消息(记者唐磊)“三夏”麦收正酣,德州市的田间地头迎来了一批“聪明”的新农机。一部手机隔空调度,智能终端精准作业,让收割效率大幅提升,成为麦田里的新风景。

“涛,我在手机上看见南北角上有点没割着,你回来把它割一下。”“好嘞好嘞,我这就马上回去收……”在德州市武城县的农丰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尹作志正在利用“农机管家”手机平台查看机手作业情况,机器运动轨迹、行进距离、速度等数据实时传送,隔空喊话,轻松调度农机资源。 “直接在家里用手机上就能看见,在哪作业、哪里忘了割,一目了然。”尹作志告诉记者。

据了解,农丰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托管了5000亩土地,每年夏收,需投入5台收割机同时作业。往年,尹作志需顶着烈日、骑着摩托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只为掌握收割进度,既劳累又担心天气突变影响收成。今年,合作社置换了智能终端的新农机,不仅能自动精准计量收割面积,操作也更便捷高效。

新农机带来的变化,农机手庞明涛感受更深:“从屏幕上点一下就出来了作业面积,以前还需要人工测量,同时也能提高卸粮速度。原来每天能收割80—100亩,现在有了新农机,每天大约可以收割200亩。”

农丰合作社的智能化场景,正是德州市大力推进农机装备升级、赋能“三夏”生产的一个缩影。今年麦收期间,德州市共投入农业机械25万台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86%以上。

鸣谢:德州市广播电视台

编辑:刘博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