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5月5日消息 今年4月的一天,早上刚交班,胜利油田现河庄采油管理区的采油工孟向明就来到了抽油机的下面。“咔嗒、咔嗒……”抽油机皮带不停卡顿发出异响,虽说只是异响,但问题可大可小,孟向明需要立即进行“诊断”。
身旁的同事判断是油井的井下故障导致皮带卡顿,可是孟向明却有不同看法,“也有可能是抽油机本身出现问题。”围着抽油机,孟向明先“看”机器外观来看是否正常,然后侧耳倾“听”机器和井下声音是否正常。接下来是“问”,通过仪表来判断设备和油井参数是否正常,最后是“切”,也就是常说的把脉,通过油气生产信息化平台(PCS)的指标、曲线来判断油井是否正常。经过“望闻问切”这一套流程抽丝剥茧地分析下来,最后发现是抽油机上的链条部件发生了故障,导致了卡顿。
孟向明正在仔细检查设备(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经过维修,价值超过万元的抽油机传动系统及时复位,油井生产恢复正常,算一算成本账,这一次十几分钟的“诊断”为油田省下了几万元。时间虽短,身边的同事都明白,快速发现并解决这个故障,背后是孟向明30多年的一线实践经验。孟向明的“望闻问切”油井故障诊断法在系统内享有盛誉,久而久之,他也被同事们称作“油田扁鹊”。
从1993年9月学校毕业,孟向明来到胜利油田做起了采油工,直到今天,他还奋斗在一线。30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成为孟向明创新的不竭源泉: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3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2项,省部级成果35项……今年4月28日,孟向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孟向明向徒弟介绍工作技巧(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孟向明看来,自身提升的同时要带动周围的人,带出更多更优秀的徒弟,辐射面大了发挥的作用才更大。
在孟向明的悉心培育下,108名徒弟中67人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24人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4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7人成长为齐鲁首席技师。
除了带徒弟,孟祥明也想将自己在一线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分享给更多人,他参与编创了《采油工实际操作读本》等16部教材,其中7部作为石油行业教材推广使用。
孟向明正在制作视频内容(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玩手机、看视频,我们也得跟上潮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在单位支持下,孟向明开通“向明在线”自媒体账号,发布创新知识、成果案例,粉丝中,既有刚入职的采油工,也有远在新疆的油田技术员。“已经发了400多篇内容,其中有100多个视频的内容是我从工作中提炼出来的,通过互联网能让更多的知识传递到全国各个角落,咱们采油工的技能也可以整体提升。”
在朋友和同事眼中,孟向明就是停不下来的人,不怕麻烦、不计得失地给自己“揽活儿”。“做事要做就把事做成。”孟向明笑了笑,说,“老是左想右想,就走不动了,就得一直向前。”
记者:程立龙
拍摄:王莹 张太 王瑞
剪辑:唐磊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