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10月19日消息(记者李舜)日前,记者从山东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山东紧紧围绕有效防范和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坚持以能力建设为基础,持续强化七个方面重点工作,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强化应急指挥协调

规范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处置机制。制定印发《山东省重特大灾害事故处置现场指挥部工作预案》等,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灾害事故现场处置规范,定人定岗定职责,全力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组织有序、协同有力的现场应急指挥体系,切实做好灾害事故现场应对处置工作。突出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组织14家驻鲁央企召开工程抢险力量座谈会,签订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合作协议,建立了协同联动机制。加强指挥协调信息化建设。初步建成“智慧救援”信息系统,强化调度指挥、现场救援等功能设计,确保实时在线调控全省各级救援队伍及车辆装备,针对性预置救援力量。

强化区域应急协调联动

积极参与沿黄流域协调联动机制建设,提高整体应急协调水平,保障黄河安澜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立应急救援车辆快速通行机制。会同省有关部门建立省级应急救援车辆快速通行机制,办理《省级应急救援车辆通行证》690余张,保障救援车辆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快速高效通行。积极开展市级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山东省济南、德州、聊城、滨州4市与河北省沧州、衡水市,济宁、枣庄、临沂、菏泽4市与徐州、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商丘6市,分别建立区域性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区域应急信息互通共享,加强协同响应和增援调度,推进区域联动联防联治联控。

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规范预案管理。印发实施《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为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和实战化演练提供政策依据。健全省市应急预案体系。省级和16个市的总体预案以及29个省级专项预案全部完成,涵盖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三大领域14个行业,编印完成了64万字的资料汇编。组织开展实战化演练。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各级共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14万余次,参训人员430余万人,其中举办省级应急演练9次,拉动队伍120余支5700余人。

强化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加快推进五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建成省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危化品事故灾害、矿山和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救援中心,所属救援力量完成布局。加强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制定印发《关于推进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奖惩考评机制,实施动态准入、退出机制,确保省级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处置更加高效。组织开展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业务培训。组织各市应急局、省级救援队伍等,年内开展三次业务培训,聘请应急部、消防救援学院等国内知名专家、领导进行专题辅导和经验介绍,提高应急救援人员能力水平。

强化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

编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按照应急管理部《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方案》要求,立足山东实际,充分吸纳国内外航空救援先进经验,编制完成《山东省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加强航空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建立1处省航空应急救援中心雪野基地和烟台、泰安、威海、潍坊、临沂5个区域基地,在全省重点区域、重点林区部署直升机临时起降点283处,初步构建起“中心基地-区域基地-应急起降点”三级航空救援网络体系。

强化社会应急力量管理

规范社会应急力量发展。联合省四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社会应急力量参与灾害事故救援的现场协调机制,规范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加强先进和典型人物塑造。对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表现好的队伍,积极推荐申报荣誉奖励。

强化抢险救援组织协调

加强重点时段值班值守,制定应急值守工作方案。汛前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通知》,摸排全省493支防汛抢险队伍信息,细化预案准备,严格队伍管理,及时向队伍发送预警信息,确保通信畅通、装备物资可用。加强现场处置紧急拉练。深入开展重大灾害事故处置问题的调查研究,选取部分省级应急演练,通过临时设置场景、增加科目等方式,组织开展“双盲”演练,实施临时性紧急拉动和应急救援装备调集。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3次紧急拉练,涵盖厅内处室、区域救援中心、省级队伍等,有力提升了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编辑:李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