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赵雨璇)
央广网济南7月20日消息(记者刘佳音 实习记者牛济霖)“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贴贴敷热闹开场。7月20日迎来2025年初伏首日,山东省中医院一楼“三伏贴专区”早早热闹起来,早上不到8时,专区已排起长队,医护人员穿梭其间引导登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中药香气,一场盛夏里的“健康之约”正温情上演。
初伏当天不到8点,医院“三伏贴专区”登记处已排起长队(央广网发 牛济霖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儿科贴敷区域尤为热闹。诊室内,几位儿科医生正专注地为孩子们贴敷“益肺三伏贴”,动作轻柔地将药膏敷在孩子后背的穴位上,“宝宝不用害怕,贴上凉凉的,不疼哦。”一位医生边操作边安抚着略显紧张的小朋友,家长们则在一旁认真记录贴敷时间和注意事项。“今天一早特意带孩子来贴,希望冬天少生病。”市民王女士抱着3岁的女儿排在队伍中,她告诉记者,孩子冬天容易咳嗽,去年贴了三伏贴后明显好转,今年特意赶在初伏第一天来“趁热打贴”。
山东省中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李成刚介绍,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经典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原理,通过“以热驱寒”激发阳气。儿科三伏贴专为2岁以上儿童设计,适用于肺系、脾系虚损性疾病,像反复咳嗽、消化不良等问题都能通过贴敷调理。“初伏当天阳气最旺,孩子本身属纯阳之体,再加上夏季伏热和药物温热,三者叠加让‘夏季养阳’效果最佳。”李成刚边给孩子贴敷边解释,但他也强调,错过初伏当天也没关系,整个三伏季都能贴敷。
儿科医生正给一位小朋友贴“益肺三伏贴”(央广网发 牛济霖 摄)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好帮手,但不是“人人能用、随意使用、包治百病”的“万能贴”。对于儿科来讲,有严格的禁忌人群:2岁以下婴幼儿、皮肤有破损或湿疹者、正在发烧咳嗽的急性病患儿,以及对贴敷过敏者均禁止贴敷。“昨天有位家长带发烧的孩子来,我们建议先治病,等痊愈后再贴。”李成刚说,贴敷前的辨证很重要,必须经过医生诊断才能确定是否适用,确保“按需贴敷”。
不仅儿科人气爆棚,医院26个科室的三伏贴服务也同步启动。一楼“快闪贴敷基地”里,不少市民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科室的特色贴敷,有“暖宫贴”“支喘贴” 等,实现“精准调理”。据了解,每伏首日和加强伏(8月19日—8月28日)首日,医院开设早8时至晚8时的“随到随贴”服务,无需预约即可便捷贴敷。
此外,医生特别提醒,三伏贴成人贴敷时长为4—6小时,儿童2—4小时,超时易引发皮肤红肿;每次选3—5个关键穴位即可,不宜贪多。贴后需忌生冷、辛辣、海鲜及烟酒,24小时内避免空调直吹或剧烈运动。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切勿自行减药停药。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