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4月22日消息(记者程立龙 见习记者刘佳音)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和社会长远发展。开展生育友好和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是保障生育政策落地的重要举措,山东对于这项工作是如何整体规划的?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延安在4月2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央广网记者的提问。

央广网见习记者刘佳音提问(央广网发 山东发布 供图)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延安(央广网发 山东发布 供图)

张延安表示,2025年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制定印发《加快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工作措施》和《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工作措施》,通过强化部门协作、明确实施路径,分阶段稳步推进“两个友好”医院建设。

生育友好医院建设方面:一是推进机制理念友好。山东将友好理念融入医疗、保健与管理各环节,合理配备医护人员保障母婴安全,组建危重症急救专家组,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及转诊通道,确保紧急情况妥善处理。二是推进空间环境友好。优化产科诊室布局,集中门诊、检查等环节,提供“一站式”服务。改善住院条件,以单人间、双人间为主,设置家化产房。三是推进诊疗流程友好。实施孕期至产后全程专属服务,重点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将心理问题纳入常规保健与产后访视,早识别、早干预。四是推进全程服务友好。设立生育评估门诊,减少非必要手术操作。分娩时加强专业指导和情感支持,推广实施药物镇痛分娩,开展产后运动、体重管理、母乳喂养等保健服务。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山东发布 供图)

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方面:一是改善就诊环境。山东将引入“1米高度看医院”的儿童视角,打造舒适有趣、缓解紧张的环境。如设卡通候诊区、儿童专用采血窗口,配备母婴室等设施,强化安全防护。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将健康教育贯穿儿童保健及诊疗全程,集中医疗和保健资源,建立连续诊疗区域。利用人工智能开展精准指导,推广新生儿早期保健与中医特色服务,力争到2027年底,让85%儿童享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三是提升诊疗能力。重点提升儿童急诊急救能力,畅通绿色通道,建立分级救治流程,急危重症优先救治。推动省市优质儿科专家下沉,每个县重点建设1家基层儿科特色卫生院。四是加强医校联动。卫生健康与教育部门加强协作,开展覆盖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的儿童保健,强化健康教育、咨询指导、疾病筛查和诊治。

“到2025年底、2027年底和2030年底,生育友好医院在助产医疗机构中的比例将分别达到20%、60% 和100%;到2025年底,全省30%的三级和15%的二级医院将建成儿童友好医院,2027年提供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比例达到60%,2030年将达到90%以上。”张延安说,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建设,省卫生健康委将定期公布进展,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提升服务质量,让更多群众受益。

编辑:唐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