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3月3日消息(记者程立龙 李舜)早上8时,卢林穿梭于病房之间和病人打着招呼,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个指标还是不好,得再做个检查。”“今天感觉怎么样?没问题就可以出院了!”卢林是山东省立医院东院保健神经内科、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每天早上的查房是他的“必修课”。

全国人大代表卢林(央广网发 杜馨语 制)

“2024年全国两会上,我提出的建议是关于‘失智症’的内容。”卢林说,“在中国健康老龄化之路中,必须重视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的防控,早筛早诊早治,为深度老龄化社会做准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3.1亿,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亿,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22%和15.6%。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老年期痴呆疾病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过去一年,卢林欣喜地看到,自己提出的建议得到重视。国家卫健委等15部门联合发布行动计划,来应对老年期痴呆。“现在不少社区卫生中心开展了科普宣传,也可以对相关人群进行早期的专项筛查。此外,治疗用的药物也出现了明显进步,基本做到‘有早筛早诊就能够早治’。”卢林说。

谈到自己在2025年两会上的建议,卢林最关注的就是对于“发作性睡病的规范诊疗”的内容。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睡眠-觉醒”状态不稳定的神经紊乱,据估计,我国约有70万名发作性睡病患者。不少患者在确诊之前,已经走了好几年的“弯路”,曾被误诊为癫痫、精神病、抑郁症等其他疾病。

卢林建议,针对这种病症,要加强科普宣传与教育,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和误解、营造包容的社会环境。此外,还要加强基层医疗培训、加大药物研发投入、进一步推动药物医保覆盖,确保患者能够负担得起治疗费用。“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发作性睡病的研究和治疗有望取得更大突破,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

编辑:刘佳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