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8日,第一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在潍坊举行。当时谁也不曾预料,这个起初规模不大的地方性对台经贸活动能够持续举办三十多年,成为大陆“历史最久的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盛会”。

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第29届鲁台会于2025年9月1日至4日再次在潍坊举办。它以“创新引领共赢未来”为主题,继续为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和融合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十载鲁台情:一场经贸洽谈会如何重塑潍坊

产业进步

鲁台会为山东、为潍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截至2025年6月,山东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907个,实际使用台资310.4亿美元,引资规模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本届鲁台会,又有6个重点台资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4.09亿美元。

这些资金显著提升了鲁台双方的经济合作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为两地企业与产业的互利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鲁台会这一重要平台,潍坊累计注册登记台资企业591家,年均举办20项对台交流活动。台湾百大企业中的30余家在山东扎根发展,包括鸿海、台塑、国泰金控、华新丽华、旺旺等知名企业。

鲁台会三十年见证了潍坊与台湾地区产业合作从传统农业到高科技产业的跨越。最初聚焦传统农产品贸易,如今已覆盖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十强”产业集群。

山海不为远,鲁台一家亲。广大台商始终是潍坊发展的亲密伙伴,“十五五”期间,潍坊将跨入万亿城市,合作空间广阔,潍坊也真诚期待广大台胞台商台企投资创业,续写交流交往之缘,共享经济合作之利。潍坊也将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广大投资创业者在潍坊大有前途、大有可为。

三十载鲁台情:一场经贸洽谈会如何重塑潍坊

文化交融

鲁台会不仅是经贸合作的平台,也是人才汇聚的枢纽。三十多年来,鲁台会累计吸引5万余人次台湾各界人士来鲁参访交流。其中引进500多名台湾高端人才来鲁发展。这些人才为潍坊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促进了潍坊产业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鲁台会早已超越单纯的经贸活动,成为促进两岸心灵契合的文化桥梁。三十多年来,累计举办各领域交流活动270余场。通过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大会、“匠心传承”鲁台青年交流体验等活动,吸引两岸青年参与,两岸青年携手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今年7月份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设集成电路应用创新、数字创意设计、宠物护理与美容三大类7个赛项,让450名两岸学生在相互切磋中加深了解。

青年是鲁台会的“青春注脚”。本届鲁台会将把继续推进两岸青年交流交心、互学互鉴作为重要内容。今年大会期间还组织鲁台青年科创体验营活动,围绕电商、短视频、虚拟现实等台青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开展互动体验和研讨洽谈。

三十载鲁台情:一场经贸洽谈会如何重塑潍坊

城市发展

鲁台经贸洽谈会不仅是潍坊的一张“金色名片”,更是推动潍坊与台湾两地深度合作、共赢发展的重要桥梁。它给潍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项目、技术和理念,也促进了两岸人民之间的理解和情感联结。

鲁台会提升了潍坊的城市地位。从1994年首届举办时的摸索探路,到2007年升格为国务院台办与山东省政府联合主办的国家级节会。2010年,时任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王毅出席第十六届鲁台会,就海基、海协两会签署ECFA发表四点重要意见,标志着鲁台会上升为国家级涉台政策发布平台。

鲁台会还三次入岛举办,开创了两岸交流先例。潍坊,在对台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鲁台会三十年经久不衰的秘诀在于“初心”与“创新”。2020年,第26届鲁台会搭建“云端鲁台会”平台,形成一站式、全天候网上办会新模式,打造“千人同屏、万人同群、百万人在线”的云上展会新业态。第28届鲁台会创新性地推出了“鲁台融GPT”智能服务平台,让台胞通过智能问答就能了解政策。今年,鲁台会聚焦“新质生产力”,为鲁台合作找准新坐标,让台胞台企清晰看到“来鲁发展”的广阔前景。

鲁台会三十余年的历程告诉我们,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随着越来越多台胞台商通过这个平台走进潍坊、建设潍坊,这座“两岸一家亲”的见证之城,正在绘制更宏伟的融合发展蓝图。(王玉龙)

编辑:唐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