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宁7月11日消息(记者程立龙)7月10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融文化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海内外的7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主议题,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规范、经济伦理、金融思维,探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弘扬路径,以金融文化引领金融实践创新发展。

论坛现场(央广网记者 程立龙 摄)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杨东奇表示追溯历史,从管仲“轻重九府”的经世智慧、孔子“见利思义”的伦理圭臬,到革命年代“北海币”“鲁西币”的流金岁月,在山东这片圣贤辈出的土地上,金融文明的演进始终与华夏文脉同频共振。尼山论坛首次举办金融文化论坛,为促进不同文明间金融文化交流互鉴、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良在致辞中介绍,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需追本溯源,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孔子强调“民无信不立”“言而有信”。作为金融从业者,要始终坚持“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把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此外,锚定金融强国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更需要金融文化等“软实力”提升。

“农行是全国唯一一家网点覆盖所有建制县的金融机构,海拔3500米以上网点514个,将近20万人长期服务在县域特别是老少边远地区。”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洪介绍,富民厚生、义利兼顾是我国传统的经济伦理思想。农业银行自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泰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泰证券将儒家“五常”之道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要求相融合,提出“美美与共”核心价值观,即“坚持自成其美,做合作伙伴的首选优选;在自成其美基础上成人之美,做合作伙伴的价值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坚决杜绝虚假陈述、欺诈发行,当好资本市场‘看门人’”。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认为,“此次金融文化论坛作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分论坛,选址在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众多专家学者齐聚尼山,共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金融的融合创新发展,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交流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注入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也是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生动实践。”

与会嘉宾表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融文化论坛为弘扬和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搭建了重要平台,未来将依托金融文化论坛,促进行业与学界的交流互通,深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理论与实践,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力量为世界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李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