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宋伟

2005年,退役军人宋伟勇挑济宁市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党委书记重担时,这个远近闻名的“三无村”正深陷泥潭:集体负债20万元,道路泥泞、房屋破败,村民年均收入不足3000元。曾在部队荣立三等功的宋伟,将军事化管理与老百姓智慧结合,立下“不让一户掉队”的军令状。20年间,他带领村民完成从“拉毛驴车讨生活”到“家家住楼房、人人有股份”的蜕变,攒下资产超百亿元的集体资产,让后八里沟村成为全国文明村、乡村振兴示范村。

20年时光中的坎坷和奋斗,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将透过后八里沟村10位村民的回忆日记,回望宋伟如何与全村人一起凤凰涅槃,了解一位共产党员如何将自己的命运与时代交织,勇立改革潮头,引领山乡巨变。

泥土中的挣扎

“后八的穷,是刻在骨子里的。”

宋利鸿

我家在后八里沟村。因村中有一条自然形成的沟,我们村在沟后,村庄又距离老县门八华里,故得名后八里沟村,“沟”字让人听了也明白,一般都是山沟沟,往往代表的是贫穷落后之地。

2005年前,晴天是土、雨天是泥,沙堆、粪堆、砖垛、柴火垛、垃圾“见缝插针”,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家庭都是土坯房,村民更是没有生计,早晨男人赶着驴车去城里等活挣点苦力钱,女人在家收拾家务,还要下地割草喂牲畜、除虫打药,孩子教育更是别提,村里只有一家小学,还只开到三年级。后来,我们结伴到前八里沟村上小学四年级时,对后八里沟村的穷更增添了一种情感——羞。

左一为宋利鸿

前八里沟村小学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有二层教学楼,校园干净整洁、教室宽敞明亮,花园生机勃勃。每次我背着书包从前八里沟村经过,总有三五成群的妇女坐在门口指指点点,说后八里沟村很穷,连学都要“蹭”她们村的,年少的我们只能默不作声。

2005年以前的后八里沟村

当时代跑步走进2000年,周围的村庄都变了样,但后八里沟村的时光仿佛停滞了一般,将穷刻在骨子里,我时常会想,后八里沟村还能挣扎出个样来吗?

破局时刻

“这次选的‘老一’让日子有盼头。”

宋长宝

2004年末,又快到村委换届的时候了,几个靠着墙根晒太阳的大爷大娘正在拉呱,不知谁说了句“咱村里要选‘老一’啦!我推荐村里盖小洋楼的宋伟,不知道人家在外边混得那么好,会不会接这个烂摊子。”

我对宋伟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和我是五服的兄弟,比我小近20岁,在他家里排行老六,有五个哥哥。他从小就很孝顺,长大后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初中毕业就去当兵了,一直表现很好,听说还拿了三等功。1996年,他从部队转业后去城里端盘子、卖早餐打零工,后来在建筑行业当工头挣到钱后,就给父母盖上了别墅,大家都羡慕得很。他这人,热心肠,不忘本,有很深的家乡情结,村民谁家有困难找他帮忙,他都尽心尽力。

宋伟年轻时的照片

村里宋景忠告诉我,他们还带着大部分村民的建议,专门到宋伟公司请他“出山”,宋伟听后额头皱起了疙瘩,沉思了片刻,说:“既然你们和大家这么信任我,这个事我考虑考虑再说吧!”景忠回忆说。

2005年初上任后八里沟村党支部书记的宋伟

2004年12月26日正式选举开始了,我在心里在默默祈祷,只见宋伟名下的“正”字“一边倒”式的越来越多,完胜其他五位候选人,众望所归,这下日子有盼头了!

铁汉柔情

“书记的泪,温暖了我家的冬天。”

宋光胜

宋书记上任不到半年,我们村就大变样,他竟自掏腰包几十万给村里硬化道路、安装路灯、改造绿化,村里不再乱糟糟、臭烘烘,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我知足了,但是我哥哥的“小家”一直让人忧虑。

2006年宋光兴的家

我哥哥宋光兴是残疾人,家庭没有资金来源,没法治病,撇下孤儿寡母三人后离世,我嫂子和侄子也是智力障碍的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正在上小学的小侄子连书本费都交不起,家里的三间旧房房顶水泥瓦大半破裂,门窗玻璃破碎,屋内旧木床的一条腿还是用砖头“冒充”,被子又破又脏,屋外没有院墙,没有厨房,杂草丛生,烂柴禾、大小便交织在一起……全部家当不值二三百块钱,还记得2006年,宋书记上任不久,走访时看到这悲惨场景,他心酸地流出了眼泪,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他流泪。

2006年开始,后八里沟村每月为老人发放营养品福利

当时的村集体经济是比较紧张的,就连村干部的工资都没着落。但是宋书记回去后还是给我哥哥家翻新了房屋、院子,还送来了生活用品、救济款。从那时候起,这被人看不起的一家,过上了像别人一样夏有蚊帐,冬有棉被,吃喝不愁的生活,后来的每一个冬天,我回忆起这件事情,心里都热烘烘的。

创业长征

“跟着‘不好惹’书记干大事儿!”

潘兴玲

我在宋书记上任的第二年,作为文书开始和他搭班子,在这之前我对他并不熟悉,但是听说过他的一些事迹:上任之初为“避嫌”辞退自己正在村委当会计的亲大哥;为了肃清村民种树“占地盘”的不良风气,连夜拔掉了自己三嫂的树苗。我当时心里就觉得:这是个“不好惹”的角色。

宋伟上任前村“两委”班子留下的所有物品

这个“不好惹”书记上任就要干件大事儿——让全体村民住上楼房,这是他当村支书之初立下的“军令状”,全体村民搬楼房不但改善住宿环境,还能省300多亩土地用来搞其他建设,再加上2007年市里出了“城中村”改造政策,我们一合计,这事儿能干!

但是我们村不在“城中村”改造名单中,宋书记风里雨里,跑资金、拿方案,为我们争取到了建设机会,但没有资金支持!我当时心里就打鼓:盖楼可不是小事儿,去哪儿找那么多钱去?那段时间大家忙得团团转。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在第一次全体村民大会时,乌压压的人站满了村委会议室,我瞬时打起了退堂鼓。

2005年以前后八里沟村村民住房

“猪圈牛棚往哪搬?”“想住楼但是拿不出钱。”“又没资金支持,别折腾了,现在日子挺好了”……一个接一个的质问让当时负责做会议记录的我直冒冷汗,偷偷瞄一眼宋书记,他面不改色,稳如泰山,一字一句为村民答疑解惑。

现在回忆,我不记得当时开了多长时间的会,只记得杯子里的茶叶早都泡得没有味道了,会才散了。宋书记做出决定:捐出自己公司所有资源,拿出攒下的300万元给村子建公司开发新楼盘给大家住。听到这消息,我震惊得说不出话,怎么能有这样无私的人!后来我们又发动乡亲东拼西凑附带利息“借”了140万元,才成立了鑫琦房地产公司,开始建设新家园。

瓦房变楼房

“在新家的这一晚,我们彻夜难眠”

宋光远

我今年68岁,这么大岁数了,碰见让人激动的事情也不少,但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我们家积极响应村委号召,头一批住上了楼房。

后八里沟村整村搬迁动员大会

搬家那天,我们一家人不到五点钟就吃完了早饭,收拾物品燃放鞭炮,不约而同地,村内其他鞭炮声也此起彼伏。天还很冷,有点黑,走在通往新小区的路上,竟看到很多人都和我们一样,打着手电筒提前行动!

未到新小区,我就远远看到“鑫琦花园”几个大字,气派非常,进入小区大门,新楼房、假山、池塘、绿化苗木草坪一应俱全,好像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一般。

2008年的鑫琦花园小区

我们全家一起打开房门进入室内,只见120多平方米的房子有三间朝阳卧室,两个卫生间,妥妥的小康水平,一家人在欢乐声中不知不觉忙活了一天,晚上八九点钟才吃晚饭。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就是不能入睡,孩子他妈也是没有睡意,不知道我们两人谁先带起的话头,聊起过去,不知不觉天己微亮。

这样的日子太好,又来得太快,我们想也不敢想,只能加倍珍惜。

精神涅槃

“夜校灯火点亮了大家的心”

李秀华

我是1996年嫁到这里,当时的后八里沟村除了看得见的穷,还有很多看不见的穷。因为穷,风气不正,小偷小摸现象时有发生,村里老人多是文盲,很多小年轻也都在小学、中学辍学,文化素养不高,脏话满天飞,邻里吵架情况时有发生,大家都浑浑噩噩地过。

2005年以前的后八里沟村

谁也没想到宋书记来了后,给村里招引来了企业,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好过多了!但是日子一好,想躺平的人就多了。宋书记可不干,2007年,他为提高大家素养,非要折腾个村民夜校,一开始我们非常抵触,多大年纪了还学习?刚开始,村里的小学老师宋长宝做讲师打样,后来宋书记鼓励其他村民都上讲台,哪怕讲一些村里发生的事、各家孝老爱老的感人故事、教育孩子的方法等。

后来很多年轻人琢磨着怎么做个小生意,村委还从外面请来了专家讲授如何经商致富的知识,还给大家科普养生保健常识,每节课都是实实在在的,和村民生活贴近的,我们都感觉很有收获,就这样学过一段时间,大家的负累和抱怨就变成了对上课的期待。

后八里沟村村民夜校

更让人惊喜的是,随着夜校的开展,村里喝酒骂街、吵架打架的不良现象也逐渐消失了。感谢宋书记,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生活,再也没有人会瞧不起我们后八里沟村了!

村民当股东

“他为了带大家致富,把自己都献出去了!”

宋长磊

我是后八里沟村人,宋书记回来后,我又多了几重身份——村网格员、鑫琦集团员工,同时,我也是一名股东。

做股东的事儿还要追溯到2017年,我们村开始山东鑫琦集团有限公司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不单是我,后八里沟村所有村民都成了集团的原始股民,那是一笔巨额财富,平均每户分到原始股价值400万至500万元。当然,宋书记这个“最大股东”肯定会分得最多的钱,多少钱呢?按股份换算,他应得13亿元的股权收益和30%股权,但是他随即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将这份巨额财富全数捐献给村集体!我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是不大相信的。

宋伟捐款13亿元讨论大会

后来我想明白了,其实他一直是这样的人。2016年,我们村要建设大型超市,宋书记一天超过16个小时待在工地上,长久的劳累透支了他的身体,他病倒了,医院确诊为脑脊液耳漏,需要立即进行开颅手术,5个小时手术后才转危为安。但宋书记在住院第7天不顾医生劝阻再度返回建筑工地,没想到,这一折腾,又导致脑脊液耳漏,不到半年,他又再做了第二次手术。

宋伟做手术住院

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久久不能平静,正如他捐出13亿元一样,他总是让人意外,现在想到这两件事情,我还会红了眼眶,只想说一句:宋书记,您辛苦了。

新生代告白

“飞机冲上云霄时,我摸到了家乡的翅膀。”

宋瑞霞

我在宋书记带领村庄开始“变身”时,才上小学,所以对孩童时期经历的村庄巨变印象深刻。

2005年开始,每到六一儿童节,村里都会发放礼物,大蛋糕、旺旺大礼包、白裙子、铅笔盒等,简直就是开盲盒!2014年升高三的那年暑假,我们村的几位同龄人有幸获得去深圳、新加坡一起旅游学习的机会,我还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宋伟组织后八里沟村学子前往新加坡学习

后来,我们后八里沟村的学生越来越幸福,不仅有外出开阔视野的机会。我表妹前年考研究生时,还领到了上万元的奖学金,凡是考上大中专院校的都有,每人8000元至20000元不等。除此之外,后八村还为孩童增配抚幼培养股,设立健康成长保障金,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每年享受6000-15000元营养补助。

后八里沟村每年为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发放8000-20000元奖学金

而且,宋书记每年会组织几次外出学习活动,村民代表也都能出村到先进地方、国家开拓视野,大家都有坐飞机的机会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和当时坐飞机的我是一样的心情。我为自己是后八里沟村人自豪!

招贤纳士

“我不后悔被‘捐’到后八里沟村,欢迎更多人才加入”

杨瑞霞

宋书记爱捐钱捐物大家都知道了,他其实还爱“捐人”,比如我,就是被捐过来的,还成了在后八里沟村工作的第一个大学生。

我大学毕业后是在宋书记邹城的一家物业公司当会计,但没想到,在后八里沟村开始建新楼房的时候,我们领导就给我安排好新去处了。当时村里成立了鑫琦房地产公司,一开始就承接了城中村改造这样的复杂项目,需要有个会计,宋书记马上就把我安排了过来。

后八里沟村每年开展员工表彰活动

刚开始我是极不情愿的,后八里沟村当时是出了名的穷村,距离我家还很远,家人也没一个支持的,我就想着咬咬牙,坚持完这个项目。后来项目结束了,我却走不成了,因为宋书记开出的条件让我感受到他为了留住人才的满满诚意。从配备带独立卫浴的人才公寓,到高出城区30%的薪酬体系,再到给予工作股的“合伙人制度”,更吸引我的是宋书记给了我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后八里沟村商业一角

在后八里沟村这十几年,我不仅是会计,还做产品经理、规划设计师、销售经理等,现在我不单是集团管理层,还是村里的党委副书记,宋书记这样叮嘱我们:想干的给机会,能干的给平台,干好的给荣誉。除了给员工配股、配车、配房外,工资更是年年增长,还有年终奖和分红。不但如此,我们还为加入后八里沟村大家庭的人才提供父母养老、子女就学等保障,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干劲儿、有幸福感!目前我们已经吸引了近600名年轻人才前来就业、创业,我们全家也都在后八里沟村定居,欢迎更多人才也来安家!

镌刻记忆

“了不起的人做的了不起的事儿,值得被永远铭记。”

张琛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熟知全市农村情况,工作后被组织派驻到后八里沟村当驻村第一书记,虽对宋伟这个“能人”早有耳闻,但对他打造的幸福家园没有概念。

在村里生活一段时间,我深切觉得做一名后八里沟村的村民是真幸福,从孩子出生开始,除了获得基础股,还有求学保障股,上学的小娃娃还可以申领健康成长保障金,考上大学的孩子还有学子奖学金。

宋伟为后八里沟村村民发福利

后八里沟村的老人更是幸福,除了基础股外还有生活保障股和医疗保障股,每逢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重要节日,村委还为全村老人发新衣服、唱大戏,在全体村民是股民的基础上,为老人增配营养股、保健股,每月过集体生日,每月发敬老金,为村集团全体老人实施一元两餐福利。

我心里是很敬佩宋伟的,我平常爱读些地方志,知道历史上的后八里沟村远比大家想象得更差:新中国成立前强盗横行时,都没有愿意来村里抢劫的盗匪;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村里没有能连起来的地块,别说地主了,连个富农都没有……但是你再看看现在,后八里沟村是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百亿元富村,更是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拥有数十个“国”字头荣誉。虽然我只能算是半个“后八人”,但看到在宋伟带领下,一个千百年来穷困的村庄能有这样的蜕变,既羡慕又好奇,萌生了要为后八里沟村修村史,把这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记录下来的念头。

我还时常提醒自己要在村史里留下空白页,因为宋伟2025年工作计划中又更新了低空经济科创园、鑫琦五星级酒店装修、鑫琦京台赋能物流中转中心等重点项目,他告诉我要继续跟着党的步伐,招引科研项目,发展新质生产力呐!凭他这股“折腾”劲儿啊,怕是等村史出炉了,空白页也不够用,还是得每年都更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李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