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记者徐芳 通讯员项思淼、周年礴、张立君)当前秋收工作接近尾声,粮食颗粒归仓后,田间地头的秸秆如何处理成为难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通过引进秸秆回收企业,打通回收、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稻田里整齐的“包袱卷”
在桦南县梨树乡的稻田里,一台台秸秆打包机正在来回穿梭作业,散落在田间的秸秆接连被“吃”进机器,经过压实、固定,秸秆在声声轰鸣中变成了整齐的“包袱卷”,只等装车后运往到“新归宿”,进行生态循环利用。种植户刘忠说:“每年我们老百姓种地,通过我们村引进这个打包团队,给秸秆处理运走,我们老百姓就能及时把地整备好,不耽误我们老百姓(整地),还一分钱不花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好的待遇。”
桦南县大昌子饲草加工有限公司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对全县域秸秆进行回收,回收后的秸秆通过各类机械设备将秸秆粉碎成渣,再加工成饲草,打捆成方形秸秆块后进行运输销售。据了解,加工后的饲草主要用于饲养和牛,除本地销售外,也销往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等区域。
秸秆打包机正在来回穿梭作业
桦南县大昌子饲草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闫玉昌说:“利用有利天气,我们公司派出车辆,有犁田机,打包机,一共有五十余台,我们公司预计秸秆收储量大约在两万吨左右,然后加工成饲草,解决当地养殖户购买饲草难的问题。”
桦南县梨树乡西大村村书记朱海涛说:“我们西大村共有水田两万二千亩地,通过企业为我们带来打包团队,打包犁田一条龙服务。目前,我们村打包(秸秆)已经完成百分之七十,能方便百姓尽早完成秋整地工作。”
据介绍,近年来,桦南县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促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减少秸秆焚烧,同时为秋整地工打好基础。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