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科学城集团旗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科学城(广州)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信科集团”)紧抓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机遇,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深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拓宽业务场景,形成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运营四大业务板块,培养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据统计,信科集团及下属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通科技”)、广东中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设智控”)、南物科城传感技术(广州)有限公司、科东(广州)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凯通科技还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信科集团“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五家企业入选国家级或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信科集团盛产“专精特新”企业的秘诀是什么?

“聚焦”带来的“巨变”

上世纪90年代,海外信息技术行业迅猛发展,半导体、路由器等硬件设备不断升级更新,从而带动了全球互联网的发展热潮。

恰逢其时,1992年,广州开发区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信科集团”前身)成立,瞄准信息技术产业,承担广州开发区政府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技术服务。2020年底,信科集团在进行区属国企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试点之后,一直紧扣“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发展需求,深度参与“数字黄埔”建设工作,着力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并陆续在工业互联网、通信技术、网络安全等细分赛道投资布局,广泛开展对外合作,跑出了发展“加速度”,一路成长为黄埔区区属国企科技发展主力军。

(信科集团数字化指挥中心)

在信科集团数字化指挥中心,“黄埔速度 科城铁军”这八个大字,正是信科集团深耕信息技术产业三十余载的真实写照,也彰显了“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品质——坚持长期主义。

(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算力中心的机房)

“专精特新”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而“小巨人”更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纵观信科集团旗下的“专精特新”企业,无一不是深耕某一领域的长期主义者。

1999年,中设智控创始人敏锐地观察到了设备管理软件的创业机遇,并尝试做了一套设备管理软件,获得了当时广东省机械厅相关人员的认可,由此开始长期深耕工业设备软件领域。

2019年,中设智控改制成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后,借助信科集团大平台,参与到“中国纳米谷智慧管控平台”等重大项目中,突破了原有的发展瓶颈限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经过20余年的沉淀,中设智控的业务已经拓展至工业互联网领域,为4200多家大中型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信息化产品、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服务。

(中设智控智慧云脑示意图)

无独有偶,2000年,我国通信产业刚刚起步,凯通科技在广东开启了创业旅程,成为国内最早从事通信网络标准研究与应用软件开发的团队之一。

彼时的广东,网络规模占了全国的1/4,利润占了全国近1/3。“广东本身的经济体量很大,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心!”凯通科技总经理刘京京感慨,“能坚持23年,证明我们当时选对了赛道。”

目前,凯通科技建设了当前国内前沿的通信网管,通过迭代升级,打造智慧通信,承接了第16届亚运会、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北京冬奥会等大型项目的通信保障工作。就在日前,凯通科技还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通信保障量身定制开发了“天目”重保指挥系统,形成了中国电信亚运通信保障的“中枢大脑”。

中国清代经史学家陈澹然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信科集团“专精特新”企业能在行业深耕多年,不仅是长期主义者的坚持,更说明了其战略选择行业赛道的前瞻性眼光。

“人才是第一资源”

“专精特新”企业,就像一颗颗亟待破土的“金种子”,但种子的成长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往往要经过诸多的风吹雨打。

2002年,在全球通信业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通信业也进入冬天,通信业的投资初步锐减。凯通科技也遭遇了危机,订单下滑,企业人数从150人跌至40人。

“那是第一次面临组织的生死考验,但是我们这批骨干都比较坚持,加快产品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刘京京回忆,在2013年,凯通科技迎来了一轮大发展,企业上升到两三百人的规模。

正是坚持不断创新,凯通科技打破了外国厂商技术垄断,建立国家标准体系,参与运营商企业和行业通信标准的制定。

在刘京京看来,转型更是持续创新的重要过程。2017年到2021年这段时间里,凯通科技一直在考虑企业的转型发展,将通信技术投身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但是“交了很多学费”。直到2021年,凯通科技改制成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后,通过信科集团导入智慧城市项目,强强联合,实现双赢。

“产品、服务和实施的创新都很重要,我们不是做纯软件、纯硬件,而是要做一揽子解决方案。”中设智控总经理谷冬超提到,“创新不仅要深耕技术,还要延伸产品的应用场景。”目前,中设智控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有300余项,数字化解决方案广泛运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园区、智慧国企等多个行业领域。“中设智控的20年发展,就是与客户共同成长、共同创新的过程。”

(中设智控智慧能源管控平台)

创新归根结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结底是人才驱动。

对于这一点,刘京京深有体会:“在成为‘小巨人’的路上,考验有很多。每次面临公司的“生”和“死”的时候,我觉得都是背后的人在起作用。”

据介绍,凯通科技曾主导参与工信部等重大专项,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常年保持深度合作,公司研发团队本科学历以上软件工程师所占比例超80%,且从事5G、AI、云计算等技术人员比例达到30%。

见微知著,放眼整个信科集团,“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秘诀”就在于对人才的重视。作为黄埔区属国企科技发展主力军,信科集团不断引入行业专家、高端研发创新人才和国际化经营人才,铸就了一支“科城铁军”。

目前,信科集团本部及下属企业人员总数已超9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51人,技术人员超500人,研发人员占比45%,成为信科集团从“专精特新”向“隐形冠军”进化的中坚力量。

扎根黄埔发展沃土

如果说,保持创新能力和重视人才引进,是信科集团培养“专精特新”企业的内部动能;那么,信科集团及其子公司所扎根的黄埔区,则是培养“专精特新”企业的外部动能,为其提供肥沃的成长土壤。

在广州第一工业大区黄埔区,目前已累计集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9家,数量约占广州市一半,位居广州全市首位。

目前,黄埔区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新能源等八大产业集群,为信科集团“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成长的摇篮。

作为信科集团的母公司,科学城集团是广州开发区最早成立的国有企业之一,瞄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深化产业布局,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区内工业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

得益于黄埔区沃土培育的创新动能,围绕科学城集团产业导向,信科集团先后与百度公司合作开展了黄埔区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车城网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腾讯、工信部电子五所开展全面战略合作……通过一系列举措和布局,形成四大业务板块,全方位推动“数字黄埔”建设。

“今年,我们的‘工业设备数字化管控平台’入选广州‘四化’赋能重点平台,将会为区内的企业提供服务,做一些典型示范案例,相互协作推动产业发展。”谷冬超表示。

据悉,信科集团的“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算力中心人工智能平台”、科东软件的“Intewell工业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也都入选了广州“四化”赋能重点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算力中心)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算力中心能针对各重点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广州市黄埔区芯片设计与制造、密码、数据要素、智能算力服务等高新产业快速发展。凭借这一项目,信科集团还荣获了“IDCC2023大湾区智能算力优秀服务奖”。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产业协作也发生在信科集团内部。作为广东省数字政府示范区建设的主力军,信科集团的愿景是成为智慧城市服务商。

“我们可以做技术平台的提供者和支持者,甚至寻找更多的产业伙伴,帮助它实现这一目标。”刘京京认为,未来3-5年智慧城市将会相对完整地出现在大众视野,因此凯通科技也将智慧城市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力方向,不断开发出核心产品。

既要“深挖洞”,专注一个领域做精做专,又要“广积粮”,随时代发展不断延伸服务边界,如此才能在风云变化的时代中勇立潮头,这或许是信科集团能够培育出五个“专精特新企业”的“秘籍”所在。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安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