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拍摄制作:贾海元 汪晓青

央广网西宁2月22日消息(记者贾海元 汪晓青)正月里的青海,只要听闻有阵阵锣鼓声传来,小孩们奔走相告,大人们心领神会,大家纷纷走出家门闻声赶去,赴一场“社火”之约。

社火,是指在传统节日里扮演的各种杂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青海,春节期间表演社火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传统年俗,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并将社火表演俗称为“耍社火”“闹社火”。

锣鼓喧天耍社火,丰富而精彩的社火表演把人们喜庆丰收、期盼新年吉祥如意的情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浓浓的年味,也是传承已久的年俗。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社火表演(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黑夜寂静 社火队化妆间里五彩缤纷

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二,早上5时许,天空还是乌黑一片,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社火演员和工作人员早已开始了忙碌。

社火在鲁沙尔镇,有着别样的底蕴。

2008年,鲁沙尔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2013年,鲁沙尔高跷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项高悬于两三米木跷之上的技艺,是当地社火里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从昨晚(20日)9点多就开始给社火演员化妆了,估计要忙到今天(21日)早上9点,社火表演开始之前。”王海青说着话,手上拿着画笔飞快地给社火演员画脸谱。

王海青(右一)在给一名表演者化妆(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在整个社火的表演程序中,化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画上脸谱,社火演员扮演的角色便会生动直观,社火的氛围也更加隆重。

在这间临时腾出来的化妆间里,四五位化妆师傅分头行动,给社火演员挨个化妆,不大的房间里挤满了人。化妆师傅们使出浑身解数,手指涂抹颜料给脸颊打底,画笔飞快舞动勾勒图案,三五分钟一个角色脸谱便画好了。

社火演出里的人物角色越丰富,化妆师傅就越“拼”。“胖婆娘”“八仙”“公子”“穆桂英”……社火里的角色身份经过化妆打扮,各个都神采飞扬,惟妙惟肖。

社火脸谱 具有仪式感的文化传承

“我们画眉眼都是有讲究的,比如高跷里的男跷角色,眉毛是立起来的,威武霸气。高跷里的女将,则要化柳叶眉,两头尖中间弯,这样可以更直观展现不同人物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王海青说。

45岁的王海青是鲁沙尔社火队化妆组组长,从15岁起踩高跷、演社火,到如今成为一名社火队的化妆师傅,30多年的时光里,每个春节,王海青都会和家乡的社火“重逢”。

在王海青的身旁,同样忙着给社火演员化妆的是68岁的王福仁,也是王海青的父亲。

“回想起来,我们耍社火都有五十多年了,从小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耍社火,慢慢年纪大了演不动了,就开始给年轻的社火演员化妆。”王福仁说。

虽年近古稀,但拿起画笔,王福仁动作熟稔敏捷,勾勾画画一幅精巧的脸谱便跃上面庞。

“经过多年的变化和创新,现在我们画脸谱颜料变多了,工具变多了,内容也在不断创新。”王福仁说。

王海青(左一)正在调色(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经历世代变化,社火沿袭不绝,脸谱的绘画设色也自成体系。加上民间社火艺人们的大胆构思,融合地方文化特色的发挥创造,一面面古朴典雅又鲜明独特的社火脸谱就此出炉。

锣鼓喧天 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社火不仅是传承的文化技艺,更是流淌在城乡街巷的浓浓年味,是人人参与其中的传统民俗。

“从我记事起,家里的太爷爷、爷爷、爸爸都要耍社火、踩高跷,到我这一辈也是一样。”王海青告诉记者,不管是外出工作还是农忙,每逢年关,乡亲们都会齐聚,只为一年一度的“社火”之约。

临近社火演出时间,王海青拿起画笔蘸取颜料,快速作画,不出两分钟,一朵朵木兰花在儿子王粮鹏的面颊上绽开,英姿飒爽的“花木兰”便站在了我们眼前。

“我今年18岁了,是第一次参与耍社火,从小看着爷爷、爸爸耍社火,作为年轻一辈,我也想把青海传统的民俗文化、社火技艺传承下去。”王粮鹏说。

王粮鹏(左一)和其他同龄人正在表演社火(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在社火演出的队伍中,有三四岁的“穆桂英”“孙悟空”,也有七八十岁的“灯官老爷”。

过年不耍一场社火,年味似乎就少了一些。过年不看一场社火,这年就不算过完。热闹的社火将人们凝聚到一起,轰隆的锣鼓声催促着人们赶快出门看社火。

从黑夜寂静,到晨光微露,在纷纷春雪中,在锣鼓震天的热闹气氛中,社火队伍走上街道,开始了演出。街道两旁等候着的人们翘首以盼,听到越来越近的锣鼓声,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