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3月18日消息(记者汪晓青 实习生段成鑫)3月17日,部省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工作会议召开。“自2021年输出地建设启动以来,部省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在会上表示。

青海广袤的油菜田地(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文龙介绍,农业农村部与青海省政府合力推动部省共建,农业农村部14个司局及单位全力支持,各地区、各部门以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为抓手,自上而下构建统筹协调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启动全方位贯标计划,构建“五位一体”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015个,有机草原认证面积突破1亿亩,追溯体系建设覆盖39个县(市、区)。建成千头牦牛千只藏羊标准化生产基地100家,累计认定创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近1500家,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2%,牦牛藏羊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267亿元。都兰枸杞、泽库牦牛、门源青稞油菜、共和藏羊等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牦牛、藏羊、油菜3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带动龙头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全省累计创建15个农业产业强镇,梯级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33个。

高原牧场 牛羊成群(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建设农作物良种基地24.15万亩,推广良种牦牛、藏羊种公畜2.67万头只。互助、共和、平安三个县区被列入全国制种大县、良种繁育基地。杂交油菜良种推广占到全国北方春油菜主产区总面积的85%以上。青海9号马铃薯在全国主产区推广面积达到1000万亩,占比15%。牦牛良种畜推广到西藏、四川、甘肃等省区。青海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农作物北繁制种基地。

同时,全力打造“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公用品牌,“河湟田源”“天路飘香”“神奇柴达木”“山水黄南·绿色农牧”等市州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提升。鲑鳟鱼养殖获得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和出口欧洲许可,成为国内唯一获准出口的省份。新认定玉树黑青稞等一批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优势产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组建西宁、南京、成都、重庆、兰州等城市区域品牌销售联盟,推动“青货出省”。全省牛羊肉、油料、青稞、露地蔬菜、枸杞等大宗绿色产品输出80万吨130亿元,农畜产品出口近亿元。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表示,打造输出地,既是一项政治任务,又是一项民生工程。下一步要重点聚焦聚力“四个区”建设,即高品质农产品生产优势区、整域绿色循环发展先行区、高原特色产业发展集聚区和输出能力升级拓展示范区建设,全力以赴打造输出地,把三江源头建成天蓝、水清、草绿的美好生态家园和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样板,书写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青海篇章。

编辑:张海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